产业竞争力理论是研究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对于相关理论的回顾是非常必要的。多年来,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外较为成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主要集中于比较优势理论、以韦伯和马歇尔为代表的集聚优势理论和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钻石模型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最初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大卫·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存在比较优势。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与赫克谢尔(E. Hechscher)提出了赫克谢尔—俄林理论,指出资源禀赋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俄林通过“资源相对丰裕程度决定比较优势”的理论,使人们对比较优势的形成因素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俄林指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哪些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这个国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则具有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因而产生一种相对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后,“比较优势”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雷蒙得·弗农(Rayma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拓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范畴,认为生产要素及其动态变化的地区差异是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总之,比较优势是指某一地区的产业在生产要素占有及管理方面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集聚优势理论主要体现在韦伯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上。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在其著作《区位原论》第一部分的阐述中说明了产业集聚。他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提出了有关产业集聚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影响问题。马歇尔在其1890年发表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着大量相关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使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表面上看,以韦伯和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集聚优势理论并没有直接提出“竞争力”这一范畴,但它明确强调了产业的区域优化和资源集聚的能力。
哈佛大学研究员、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在相关研究中应用广泛。波特认为,一国某个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国国内六个因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过程,即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行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遇与政府行为。这六个因素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实力和持久性等。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理论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了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较好地描述了产业竞争力形成和加强的机制,是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蔡昉(2003)等认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并指出,产业竞争力为一个国家产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表现为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个产业的总体资源配置状况及其效果。金碚(2003)是国内少数系统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学者之一,其著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角度探讨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的探索,对于产业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金碚提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因素指标等,对于研究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金碚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
可以看出,在产业竞争力研究领域内,比较优势理论仍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一理论对于资源禀赋的强调占据了主导。但是,对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而言,过多地强调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不利于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在全球产业链不断分解的趋势下甚至会导致“高技术不高”——即低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这一普遍现象。由于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廉价的劳动力,如果以该优势参与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分工,我们将无法接触到高技术产业的核心,这时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只能用“名不副实”来形容。除此之外,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如“用工荒”现象,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长此以往,这种比较优势将荡然无存。《华尔街日报》在2008年3月曾刊登过一篇名为“珠三角:辉煌已成昨日旧梦?”的文章,该文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不再像以前那样低廉,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开始关闭在中国的工厂,并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投资地点,如越南和孟加拉国。在2006年,“珠三角”这一制造业重镇贡献了大约8%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中国主要的高技术产业集中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可以想象,一旦“走动的工业”成为趋势,我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必然受到巨大的冲击。
综合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以及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决定一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要素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www.daowen.com)
第一,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然具有国别属性,该属性外在化为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这是高技术最为关键的一个属性,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所易忽视的属性。高技术产业所从事的是典型的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创造和创新的活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持续变化和不可预见的市场环境下就无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无法创造出新的生产能力来应对不确定性,从而丧失竞争潜力。如果没有自主品牌,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只能充当“打工”的角色,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再多也无法代表中国的高技术能力。
第二,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理论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这也是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重要区别。通常,旧的技术因为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挖掘、扩散和模仿,所能带来的潜在创新机会越来越小,该技术所主导的产业必将由于缺少进入壁垒而失去创造高附加值的能力。只有新的通用技术才能激发大规模的创新和技术扩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技术群和产业集聚,从而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只有那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作出迅速反应并捕捉创新机会的企业,才能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阿罗(2000)认为,新技术知识的创造和新技术的引入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报酬递增的源泉。因而,如果没有新知识和新技术作为后盾,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失去最基本的动力。
第三,高研发(R&D)投入、高附加值以及技术的高度集成化是高技术产业竞争水平的重要表现。高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所起的作用已为大多数学者和机构所承认,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高技术产业分类目录就将研发投入比例视为区分高技术、中技术、低技术的唯一标准。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包括创意产生、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和商品化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高技术企业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要实现技术创新将是十分困难的。高技术产业必然具备较高的附加值,即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可以达到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率,这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必然体现。此外,高度集成化也是标志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特点,它表明技术壁垒较高,相关的专利保护异常严格,模仿和仿制受到极大限制。
第四,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对一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即具有较强的系统协同效应和报酬递增。当一个产业的发展对该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对其他产业起到带动作用,从而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时候,那么这个产业就真正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国家竞争优势。
以上四点是我们判断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核心标准,区别于以往学者,我们更加注重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指高技术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开拓市场的能力,与强调生产要素差别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竞争优势强调产业的组织、管理和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在高技术产业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产业,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快和信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死守比较优势只能受制于人,只有跟上时代步伐,加速知识更替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