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如何划分?

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如何划分?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深入分析“非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入“中低技术产业”的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书借鉴OECD的产业技术分类方法,采用R&D强度指标对我国制造业各部门进行技术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即LMT产业的范围。

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如何划分?

在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界定过程中,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并未相应引入“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概念,国内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也鲜有提及。除高技术产业以外,其他“非高技术”制造业部门往往被冠之以“传统产业”或“传统制造业”。实际上,“非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非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本质区别在于R&D强度的差异,全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本质特征;“传统产业”这一概念只是针对“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对应的只能是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目前,许多人对高技术产业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义或定性认识上,对其具体内容所知有限。为深入分析“非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入“中低技术产业”的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书借鉴OECD的产业技术分类方法,采用R&D强度指标对我国制造业各部门进行技术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即LMT产业的范围。本书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有关大中型企业的统计数据。这是由于多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全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在95%以上,可以代表全部工业企业的R&D数据。此外,由于制造业各部门工业增加值数据部分年份缺失,且年鉴中的投入—产出表并非按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设计,使得R&D经费占增加值比重和间接R&D强度这两个指标难以计算。综上考虑,在现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书最终选择直接R&D强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作为界定中低技术产业的唯一指标。

本书以2003~2009年这七年平均直接R&D强度为依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相应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在实际运算时,参考了Hatzichronoglou的分组方法,先将29个制造业大类行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个类别。但是,聚类分析结果并不理想,划入高技术产业类别的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两个部门,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因平均R&D强度不高而被归入了中低技术产业。这样一来,就与OECD的分类结果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高技术产业目录》存在严重冲突。实践表明,以现有统计为基础进行四分类的K-means聚类分析是不现实的。

因此,本书刻意淡化高技术产业与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的差异,先将制造业各部门划分为2个产业类别,即高技术和中高技术(High-tech and Medium-high Tech,HMT)产业、低技术和中低技术(Low-tech and Medium-low Tech,LMT)产业,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3)较为理想,《高技术产业目录》中的绝大部分高技术产业归入到HMT产业中。综上分析,不妨将整体R&D强度较高的产业类别简称为中高技术(HMT)产业,将整体R&D强度较低的产业类别称为中低技术(LMT)产业,既可以避免与现有《高技术产业目录》的冲突,又符合我国实际,更便于作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从聚类分析结果看,大体上可以得出以下五点结论。

第一,由于统计数据所限,多数行业代码为三位数、四位数的制造业部门R&D数据收集困难且不完整,产业技术分类仅限于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行业大类。此外,为避免造成与现有《高技术产业目录》的严重冲突,聚类分析仅将制造业各部门归为2个产业技术类别。与OECD的产业技术分类相比,本书对中低技术产业的界定略显粗糙。

第二,在内容上,本书所界定的LMT产业与OECD较为相似,但个别行业的归属存在一定差异。如船舶制造业,在OECD的产业技术四分类中属中低技术产业,由于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R&D强度较高,本书将其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一并归入HMT产业;再如橡胶制品业,在OECD的产业技术四分类中亦属中低技术产业,但我国橡胶制品业的R&D强度相对较高,在聚类分析中也被划入了HMT产业。(www.daowen.com)

表2-3 2003~2009中国制造业各行业R&D强度a

注:a. R&D强度为直接R&D支出占总产值的百分比,按当年价格计算。
b. 平均R&D强度为2003~2009年历年R&D强度的简单平均。
资料来源:根据2004~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第三,OECD的产业技术分类并不仅仅针对某个国家的几类产业,而是依据一批典型国家的制造业各部门的数据,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一国或几国经济结构的局限而影响产业技术分类的结果。根据R&D强度来划分产业技术分类,虽然适用于OECD整体,但具体到经济环境不同的某个国家,其应用可能存在很大局限。截至目前,我国制造业各部门间的R&D强度差距远不如OECD明显,聚类特征并不显著。鉴于我国与OECD成员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进步,未来我国制造业各部门的R&D强度会逐渐呈现出与OECD的某种趋同。

第四,尽管用R&D强度指标界定高技术产业在中国未获成功,但依据这一方法界定国内的LMT产业却是适用的。OECD的产业技术分类也许更适合用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本书对LMT产业的界定适用于国内的研究需要。

第五,无论是在OECD成员国还是中国,多数LMT产业的R&D强度较为稳定,波动幅度不大,我国LMT产业的R&D强度还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反映出国内LMT产业对R&D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从宏观统计角度看,制约产业发展的R&D投入不足、R&D强度过低等现象在我国的LMT产业中似乎并不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