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的人性观: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由发展条件

马克思的人性观: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由发展条件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主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对人性的观察更多的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以抽象的人的天赋本性展开讨论。但后人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些误解,将其片面归结为人的本性就是阶级性,因而在社会实践中走了弯路。

马克思的人性观: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自由发展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主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之所以主张共产主义,也是因为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可以不受羁绊,自由发展。

马克思将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从人类的发展来说可以认为是人对人的依赖阶段、对物的依赖阶段以及自由个性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个阶段的特征仍可以经济发展的程度来诠释,或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述,即国民经济学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道德的规律。在前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财富的分配方式主要依据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定,典型的是中国的礼制,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依据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确定财富分配的多寡,而且人的自由有限,深受社会束缚。故在此阶段,强调秩序与道德,希望人们抑制自己的欲望,服从社会的分配。

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物质财富较为充裕,可以不对财富的分配进行严格的限制。从人的发展来说,不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只能通过从政或从军获取一定的政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经商无疑是获得较好发展的途径之一,自由选择度增加。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人要活得自由,财务自由是基础,或者说,是人拥有财富的多寡决定了其自由的程度。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受物(财富)的羁绊。在此阶段,强调保护私有财产,因为私有财产是维持自由的保障,也允许人为了自由,追逐自己的私利。因为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私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甚至可达公益。(www.daowen.com)

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即人的物质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人可以摆脱人与物的羁绊,使人可以自由发展。既然该阶段人的欲望都已经得到满足,也就不需要为满足欲望去奋斗,人的私心自然消失。

马克思对人性的观察更多的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进行的,而不是以抽象的人的天赋本性展开讨论。但后人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些误解,将其片面归结为人的本性就是阶级性,因而在社会实践中走了弯路。

但也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消极地等待共产主义的到来,而是主张无产阶级积极去推动,以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早日到来,因而,也要求人们,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及其成员的觉悟提前达到共产主义的要求,做到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