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孟子的经济思想及其伦理观

孟子的经济思想及其伦理观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虽主张舍生取义,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说明他是最深切的一位思想家。可以说,对于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孟子的经济思想都有涉及。其次,孟子充分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孟子对商业并不排斥,认为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商业必不可少。孟子认为农税只征十分之一即可,且免征商税,将其视为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认为商品的价格应交由市场决定。孟子的经济思想至今闪烁着光芒,他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认知,确实难能可贵。

孟子的经济思想及其伦理观

孟子虽主张舍生取义,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说明他是最深切的一位思想家。可以说,对于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孟子的经济思想都有涉及。

首先,孟子认可私人产权制度。他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5]孟子认为百姓只要有了恒产,才会遵纪守法;若无恒产,为了生计,可能会放任自己的私欲膨胀,作奸犯科,社会就不会稳定。在孟子眼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也就是说,道德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和他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观点相悖,但他认为,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只适用于士大夫阶层,不适用于一般百姓。他说:“无恒产者而有恒心,惟士为能。”[6]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认为世间的财富是个定数,需要在统治阶层和百姓之间分配。因为儒家主张仁政,希望统治阶层更多地将财富留在民间,所以,舍生取义也好,抑制欲望也罢,首先是针对统治阶层而言的。

孟子强调的恒产,可能更多的是指土地国有基础上的土地使用权,也就是说孟子支持井田制。只有使民众每户都有一定的土地耕种,才能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此种观念在我国的历史上根深蒂固,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会分给每户固定的田地,一般称为永业田,以维护百姓的基本需要。

其次,孟子充分认识到社会分工的重要性。他说:“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7]即若没有社会分工,所有事都亲力亲为,则等于全天下的人都时刻奔走在路上。既然有社会分工,促进商品交换就顺理成章了。孟子对商业并不排斥,认为为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商业必不可少。他指出:“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8]也就是说,若没有商品交换,农民剩余粮食卖不掉,妇女织的布卖不出去,工匠们衣食无着,社会就会瘫痪。(www.daowen.com)

孟子的论述其实有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之意,这与斯密的主张一致。可惜的是,中国的思想家对经济理论都是浅尝辄止,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理论,若进行深入探讨,或许可以认识到社会分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后,孟子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发挥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税收。儒家主张政府应清静无为,即不赞成政府修建宫室、对外发动战争,认为统治者的生活应该简朴,故政府并不需要过多的开支,主张轻徭薄赋。孟子认为农税只征十分之一即可,且免征商税,将其视为仁政的重要内容。

孟子认为商品的价格应交由市场决定。当有人主张由官方确定所有商品价格以避免欺诈时,他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9]其意思是各类产品的品质、质量不一致,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有的价格相差一倍五倍,甚至十倍百倍,人为把价格拉平,必然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市场必会充斥偷工减料的伪劣产品,这不是治国之道。可见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了应尊重市场。

孟子认为当市场失灵、出现垄断时,政府应予以干预,通过收取重税来破除垄断。他认为:“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10]当然,我们也不必将孟子的思想无限拔高,其仍有道德判断。在他看来,交换的目的若是互通有无,则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理解的;若交换的目的是单纯为了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则是可耻的,是贱丈夫所为。孟子的经济思想至今闪烁着光芒,他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认知,确实难能可贵。但遗憾的是,先秦的思想家,包括后代的学者没有也不可能将经济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予以系统研究,使我们错失了进入市场经济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