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及夏商周时期,虽然没有现代科技的概念,但对技术还是相当重视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法的重视;二是对百工的重视;三是对灌溉技术以及土地品质的重视。
首先,对历法的重视。在《尚书》中有多次记载有关历法方面的内容,“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1]其意就是命令羲氏与和氏,顺应上天,通过观察日月星辰运行规律,推算岁时,制定历法,让民众使用。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重视历法的研究,这可能是科学研究的肇始,通过对日月星辰的研究,寻找其运行规律,开启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当时人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求天理,即上帝的意志。西方科学就是从日心说开启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门。二是为了应用。在远古时期,中国对历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通过历法,确定春分、秋分,以便农民春播和秋收;并且约略知道,东南西北是有地理差异的。为防止历法与回归年脱节,还更好地确定四季,已懂得用置闰月的方法予以调整。
而且,当时还制定了对于推算历法失误的官员采取严惩的规定。当羲氏与和氏喝酒误事、算错了日食的时间时,胤侯当众宣布,根据先王《正典》的规定,“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2]也就是说,制定的历法无论早于天时或晚于天时,都会诛杀而不赦免。
其次,对百工的重视。帝舜非常重视工匠的作用,表现在对管理百工的官员的挑选非常慎重,为此咨询众人,希望推举出适合的人担任此职。在《尚书》中有如此记载:“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3]也就是说,帝舜不但听从众人的推荐,任命垂做管理百工的官员,对于垂推荐的殳斨暨伯与,也欣然任命他们与垂一起管理百工。从帝舜任命关键官员的次序看,对于管理百工的官员还是非常重视的。(www.daowen.com)
最后,对灌溉技术以及土地品质的重视。大禹之所以能接替舜帝掌管天下,是因为大禹掌握了治理江河与建设灌溉工程的技术。此外,大禹可以根据土地的等级制定税负的多少,因此对土地地力的判断也应该非常娴熟。因为在《尚书·禹贡》中通篇都是介绍大禹在各州治理江河与估算税负的事迹,想来大禹的算术水平也应不错。例如,《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他在徐州的事迹时描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都,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
大禹大概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精通治水与农作技术而掌管天下的君主。可见在远古时期,并没有单纯强调道德、漠视技术的倾向。若按孟子所言,禹因发挥其治水及农作技能造福于天下,不但自己获得帝位,也荫及子孙。天下由选能改成传及子孙,且获得百姓的支持。这是否意味着依靠实实在在的技术治国,比靠道德的说教更加得人心。
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体现于冶金技术的进步,根据考古发现,夏代就有小型青铜物件的出现,在商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技术已有极大发展。或许是祭祀或战争中对兵器的需求,使青铜的冶炼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这一时期我们并没有在文献中看到对技术漠视的相关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