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中国汽车污染现状

探究中国汽车污染现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民提高汽车污染意识的前提是汽车服务人员要具有很强的汽车污染控制的良好意识。汽车服务行业的人员要了解汽车污染的来源,掌握中国汽车污染的现状及相关规定和解决措施,这对知道消费者购车和汽车技术服务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2009年7月14日,张女士将车送往江西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做车内有害气体检测。

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直接影响群众健康。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有很多客户在购车、用车、维修过程中经常忽略汽车的污染控制,如使用香水、车内饰物等,使自己常常处于污染氛围中。全民提高汽车污染意识的前提是汽车服务人员要具有很强的汽车污染控制的良好意识。

通过相关的汽车污染方面的知识学习,汽车营销和服务人员应重视汽车的污染问题,从自身工作和接触客户的角度认识汽车将产生那些污染;这些污染会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什么影响;从自身做起,应如何保养与正确使用车辆。汽车服务行业的人员要了解汽车污染的来源,掌握中国汽车污染的现状及相关规定和解决措施,这对知道消费者购车和汽车技术服务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1

江西上饶的张女士于2007年6月18日花费近30万元,在江西辉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进口敞篷新甲壳虫小轿车。该车自使用之日起,就常常会出现类似于橡胶的浓烈的刺鼻味,开车时间稍长,全身就会瘙痒难耐,头晕胸闷。张女士多次找到经销商,尽管经销商每次都采取了暴晒、透气等方法处理,但收效甚微。2009年7月14日,张女士将车送往江西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做车内有害气体检测。7月17日,江西省环境检测中心站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出具检测报告,“车内甲醛超标3倍,TVOC超标2倍,其他项目符合标准”。7月26日,张女士向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

江西辉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表示,所有车辆部件进口时都已经过检测,确认质量合格后才出售给消费者。他们认为,张女士的检测报告本身没有问题,但其检测时所依据的标准却有问题。其依据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是否适用于汽车领域尚无定论,不能据此认定车内空气污染超标。鉴于张女士的车内长期存在刺鼻异味这个不争的事实,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在半个月时间内,协助张女士与总公司及厂家进行沟通,届时将给张女士一个答复。

案例2

据媒体“青年2号”2018年11月15日的报道,最近北京的雾霾严重,20米不分男女,白天和傍晚差不多了,一点阳光也没有,PM2.5严重超标。北京的雾霾问题10多年前就已出现,冬春两季尤为严重,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治理。除了北京,河北南部、山西东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大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四川和云南局部等地都有长短不等的雾霾天气

雾霾除了能见度低、影响人们的日常,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伤害人的呼吸系统,甚至致癌。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案例3

张家港的金先生2011年前后购买了一辆奔驰C200。开车两年来,金先生经常出现咳嗽、头晕、乏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做了体检后,他被告知双肺出现了肺纹理增多的现象。为了弄清肺部出现的病变是否和自己的汽车有关,2012年8月,金先生自费委托检测公司进行了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金先生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均超标,均为国家颁布标准的3倍左右。金先生据此检测报告至奔驰公司讨说法,但对于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奔驰公司根本不予认可。

金先生并非唯一遇到此问题的奔驰车主,事实上,自2012年9月,奔驰车主们开始大规模向各地奔驰4S店反映,要求解决车内异味的问题。然而,他们却遇到了几乎相同的处理程序——暴晒通风、光触媒除味,然而这些方法并未奏效。

案例4

2013年3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奔驰、宝马奥迪车内使用的阻尼材料污染车内空气,可能诱发癌症。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为降低成本,奔驰、宝马和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经过专家和相关部门检测,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央视节目播出后,三家车企迅速做出反应为自己辩护,均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着手进行调查,以妥善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三家车企不约而同地强调,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使用的是进口阻尼部件,符合各自的全球质量标准。截至目前,该事件热潮已过但仍无最终定论。

一、车内空气污染

车内空气污染指汽车内部由于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气质量差的情况。车内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车体本身、装饰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

国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2012年3月正式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不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并且相对于欧美标准来说过低,采用了室内空气标准的上限水平。根据德国制订的车内环境标准,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毫克/立方米,我国标准是不能超过0.1毫克/立方米。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副司长许新建曾表示:要使评价结果与消费者切身感受相一致,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车内空气质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是判定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上讲,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上讲,汽车制造厂商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国内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污染来源

(1)新车本身。我国家庭汽车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如果不按照严格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所以,控制车内污染应该从生产厂家入手,对进入车内的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气味控制。

(2)皮革制品。甲醛可应用皮革制造的各个阶段,但皮革中大多数甲醛产生于鞣制和复鞣中。

(3)胶黏剂。汽车内饰会使用多种溶剂型胶黏剂,如:壁纸胶黏剂、地毯胶黏剂、密封胶黏剂、塑料胶黏剂等。胶黏剂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

(4)车内装饰。大多数消费者买车以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有的车开了一段时间也要重新进行装饰,还有的经销商以买车送装饰作为优惠条件,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胶黏剂进入车内,这些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让人不知不觉中毒,渐渐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候会出现皮炎、哮喘、免疫力低下,甚至是白细胞减少!

(5)空调蒸发器。若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甚至缺氧。同时,由于汽车空间窄小,新车密封性比较好,空气流通不畅,车内空气量本来就不多,再加上车内乘客间的交叉污染严重,汽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房屋室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www.daowen.com)

(6)车内吸烟。如果司机或乘客吸烟,不仅会大大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尘埃之类的空气污染物水平,它所散发出的气味也可能会长期停留在车厢内。

2.解决方法

(1)呼吸国标。2012年3月我国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前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车内空气污染,大多是指上述这8种物质。但这一标准只具有推荐性而不具备法律约束,这使得业界质疑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而不会促进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2)企业付出。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同时,实际上企业也要为此付出成本,如果标准是统一的,那大家都要为此投入;如果没有标准,那就导致一些企业进行了投入,而另外一些企业没有投入,这部分的投入看不见摸不着,在汽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形下,这部分的投入反而会降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多达90%的人士认为政府应该立即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因为这事关民众健康,刻不容缓。

(3)消费者注意。选购汽车时应选择检测合格的品牌购买;有条件的话,开车时戴上手套,或者选用环保、质量好的座套。此外,开车时尽量多开窗通风,开车、下车后要记得洗手。上车以后建议先开窗通风,用空气净化喷洒雾水进行车内空气的治理,再开启空调,确保不会把汽车内的有害气体吸入体内,影响人体健康。

(4)标准检测报告。《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报告》指出,车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上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而《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规定了其中8项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限值。因此,此次比较试验虽然达标率较高,但并不意味着达标车辆中没有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也就是说,达标不代表没有异味。对此,天津市消费者协会等22家消费维权单位建议:国家标准中应适当增加有机物挥发物质的检测项目;另外,《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要求受检车辆放置在恒温、恒湿、静风、洁净空气环境中,并完全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建议标准采用的检测方法应增加模拟车辆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如模拟阳光照射,或是车辆在行驶中包括使用空调等状态下的车内空气质量状况。

二、汽车尾气污染

汽车尾气污染是指由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及固体颗粒物等。汽车尾气污染严重会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

1.有害成分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能完全燃烧而产生的,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一氧化碳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会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人体出现反应,如听力会因为耳内的耳蜗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害等。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研究证明,人对一氧化碳的承受能力相当高,一个健康的人能短时间承受血液中含量为20%~40%的一氧化碳的侵袭。虽然对人体无副作用的一氧化碳阈值尚未确定,但长期吸收一氧化碳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

(2)NOx。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原因主要是高温富氧环境,比如燃烧室积炭等因素。从燃烧过程看,排放的氮氧化物95%以上可能是一氧化氮,其余的是二氧化氮。人受一氧化氮毒害的事例尚未发现,但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气味阈值约为空气质量的1.5倍,对人体影响甚大。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在浓度为9.4mg/m3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对于氮氧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健康评价组曾做出这样的结论:二氧化氮浓度0.94mg/m3是短期暴露引起有害影响的最低水平。

(3)烃类物质。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来自三种排放源。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25%来自曲轴箱(PCV系统)的泄漏,其余的15%~20%来自燃料系统(碳罐)的蒸发。甲烷是窒息性气体,其嗅觉阈值是142.8mg,只有高浓度时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乙烯、丙烯和乙炔则主要是对植物造成伤害,使路边的树木不能正常生长。苯是无色类似汽油味的气体,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易倦、头晕、头痛、呕吐、失眠、黏膜出血等症状,也可引起血液变化,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还可导致白血病。其嗅觉阈值为16.29mg,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阈值为34.8mg。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多环芳烃,虽然含量很低,但由于多环芳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4)醛类。醛是烃类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主要由内燃机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的醛类以甲醛为主,占60%~70%。甲醛是有刺激性的气体,对眼睛有刺激性作用,也会刺激呼吸道,嗅觉阈值为0.06~1.2mg,高浓度时会引起咳嗽、胸痛、恶心和呕吐。乙醛属低毒性物质,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丙烯醛是一种辛辣刺激性气体,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细胞损害,嗅觉阈值为0.48~4.1mg。

(5)含铅物质。汽车尾气排放的含铅颗粒大部分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排放。四乙铅是作为抗爆剂加进汽油中的,一般汽油的含铅量在0.08%~0.13%,四乙铅燃烧后生成氧化铅排出。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铅能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代谢过程,还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的红细胞。经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铅粒,颗粒较大者能吸附于呼吸道的黏液上,混于痰中而吐出;颗粒较小者,便沉积于肺的深部组织,它们几乎全被吸收。铅在人体内各器官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的心脏、肺等造成损害,使人贫血、行为呆傻、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不育症以及高血压。根据进入身体的方式,可以有高达60%的摄入总铅量永久留在人体内,成年人血液中混入0.8mg以上称为铅中毒。

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入大气中造成铅污染。铅氧化物不仅对人体有害,它还会吸附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催化剂表面上,对催化剂产生“毒害”,明显地缩短尾气催化净化装置的寿命,是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要解决的难题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汽车燃烧排入大气中的铅已达数百万吨,成为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

2.汽车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

(1)提高燃油质量。燃油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清洁油品质量标准和有效监管体系。研究低烯烃、低硫的清洁油品是国内炼油企业的当务之急,所以要鼓励兼并或关闭小的炼油企业,防止不合格的燃油流向市场。在追求高质量燃油的基础上,还应当进行“燃油调质”处理。

(2)尾气污染治理。尾气污染治理是采用在汽车排气口增加尾气净化器的方式,对汽车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此方法虽然不能达到“零污染”,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

(3)变废为宝。方案一:在汽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经过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燃烧后能量仍很高。如果将这些能量利用起来,转化成发动机的动力,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排放量。方案二: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如果在尾气排放管上加装一个收集和转化装置,将其转化成工业原料硝酸和硫酸,虽然收集量可能不多,但积少成多,这就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了回收。

(4)定期保养和维修汽车。定期保养和维修汽车也是能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方式。只有定期保养发动机、定期更换机油及滤芯、定期清洗燃油系统、定期清洗曲轴箱及通风装置、定期保养水箱等以进行日常维修或季节性维修,使汽车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消除不必要的污染,才能够健全汽车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最佳的空燃比,达到国家现行的排放标准。

(5)研制新型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被喻为汽车的“心脏”。它是汽车部件中最复杂、最难制造、更新换代最慢的产品,也是最主要的尾气排放污染源。要想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应当研制开发出新型的节能型的发动机,以达到对尾气排放量的控制。

(6)加强宣传。加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民环保意识,让群众自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购买尾气排放量不达标的汽车,坚决不购买、制造含铅、低质汽油。

1.汽车污染的主要形成原因有哪些?

2.谈谈汽车污染的危害。

3.控制汽车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