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杭州的城市化率已很高,达到了74.3%,这个比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22.8个百分点[21]。2014年末,杭州市全社会从业人员654.92万人,比上年增加4.4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为66.39、286.99和301.5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0.2%、43.8%和46.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4%[22]。这些数据反映出杭州市的第三产业已十分发达,从业人员也最多,而这一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往往依靠的就是市场,当然,这与政府的主动放权和大力推动也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工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2002年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后,杭州的工业更是取得惊人的成绩。杭州市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一条路径,为农民收入增长创造了财源,杭州市政府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市场机制的助推下,帮助杭州完成了快速城市化的目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都得到了质的提高。从杭州市的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在新的发展时期和环境下,户籍制度改革除了要坚持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外,还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依靠市场机制促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政府的引导与市场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也很快,城镇人口的数量在不断提高,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也在逐步加强。2014年,厦门户籍人口203.44万人,常住人口381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65.59万人,全市新增就业18.29万人,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68万人;至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23]。至2014年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6.89万人、314.28万人、175.33万人、177.22万人和164.3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1%、6.0%、3.1%、4.5%和3.3%。其中,外来员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11.80万人、110.20万人、114.21万人、111.71万人和109.90万人,分别增长4.9%、7.0%、2.9%、5.0%和3.4%[24]。
厦门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厦门通过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鼓励、引导外来人员落户厦门,保障了外来人口的基本权利。同时厦门市也非常重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来对人口流动进行管理和协调,政府并不会包办一切福利,对于市场可以提供的资源,政府尽量不过多干预,比如城市的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市场就可以提供很多的优质资源。
在2008年,厦门市人口与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里就提到:人口管理制度应当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以促进岛内城市化、岛外城市化建设为重点,建立起一套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开发利用的机制。在规划中还提出要创新体制,依靠市场机制促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依靠市场的杠杆调节人口的增长,让人才有自由选择居住地点的空间[25]。
杭州和厦门作为东部发达城市,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两个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做到了规范和积极的引导,同时十分重视发挥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城市化不是仅仅让农民进城,而是让农民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和良性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等方法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通过市场的机制促使进城农民在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拥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并有机会获得优质的资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原有户籍制度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户籍制度改革还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比如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也是未来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201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彻底结束了在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二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和突破的阶段。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意见》出台的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前所未有的。”《意见》将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轮新的户籍制度改革,将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基本养老、医疗、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户籍制度,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届时,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将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注释】
[1]朱江平:《户籍政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18期。
[2]新华社:一张图回顾中国户籍制度改革,http://www.gov.cn/xinwen/2014-08/01/content_2728063.htm,2014年8月1日。
[3]赫广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4]赫广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5]新华社:一张图回顾中国户籍制度改革。http://www.gov.cn/xinwen/2014-08/01/content_2728063.htm,2014年8月1日。
[6]中国沈阳政府网:“沈阳经济”。http://www.shenyang.gov.cn/wssy/system/2012/08/06/010000448.html。
[7]沈阳市统计局:2014年沈阳统计年鉴。
[8]赫广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9]沈阳市统计局:《2002—2003年沈阳统计年鉴》。(www.daowen.com)
[10]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口迁移制度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年2月6日。
[11]杭州市统计局:“杭州概况”。http://www.hzstats.gov.cn/web/shownews.aspx?id=UqUHIhAFC%2BY=,2015年5月1日。
[12]杭州市统计局:《2014年杭州统计年鉴》。
[13]杭州市统计局:《2014年杭州统计年鉴》。
[14]富阳区人民政府:“富阳实施户籍制度改革”。http://www.fuyang.gov.cn/ldhd/281895.html,2015年6月30日。
[15]毛磊:《“城里人、乡下人”:板块融化》,《人民论坛》,2003年第3期。
[16]厦门市人民政府网:“我市户籍新政策出台”。http://www.xm.gov.cn/zt/hwxcsjs/xlbd/200609/t20060928_125059.htm,2004年7月1日。
[17]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人口与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http://www.xm.gov.cn/zwgk/ghfz/bmgh/200803/t20080327_203190.htm,2008年3月27日。
[18]克拉玛依网:“世界石油城——克拉玛依”。http://www.kelamayi.com.cn/wangshangchengshi/chengshigaikuang/gk/wangshangchengshi_csgk.html。
[19]克拉玛依网:“克拉玛依市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http://www.kelamayi.com.cn/wangshangchengshi/chengshilishi/zylswx/2013-06/06/content_1067629.htm,2000年2月月8日。
[20]张翼:《中央放宽户籍政策的解读与落实》,《领导之友》,2010年第2期。
[21]“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坚持新型城市化主导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swgzdt/hy/T471550.html,2014年1月15日。
[22]杭州市统计局:“杭州概况”。http://www.hzstats.gov.cn/web/shownews.aspx?id=UqUHIhAFC%2BY=,2015年5月1日。
[23]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就业社保”。http://www.xm.gov.cn/zjxm/csjs/200708/t20070830_174451.htm
[24]厦门市人民政府网:“社会保障”。http://www.xm.gov.cn/zjxm/shsy/200708/t20070830_174526.htm
[25]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人口与人才“十一五”发展规划》。http://www.xm.gov.cn/zwgk/ghfz/bmgh/200803/t20080327_203190.htm,2008年3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