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质条件相对较差,户籍制度所限定的人口户籍的性质就成为分配各种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基本依据。在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下,乡村的农民与城市的居民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除了资源和服务外,还体现在乡村的农民被严格地束缚于土地之上,甚至终身不能离开乡村,这本身就是对广大农民利益的一种侵蚀。这种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的公民间的不平等,客观上也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和规模长期停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时,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些社会制度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这就要求对这些制度实行改革。1978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户籍制度作出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和调整,努力使其与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进程相匹配。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户籍制度还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比如在消除城乡二元分割思想指导下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彻底废除与户籍登记相关的任何福利附加,赋予户籍登记以明确人口信息的专门职责,以常住人口为标准设计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20]。也就是说,户籍制度最终是为了实现城乡的一体化,使得每一位公民不会因为户籍的原因而有所差别,根本上消除户籍及其背后各种福利待遇的不平等。(www.daowen.com)
从上述四个城市户籍制度的变革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都对户籍制度的改革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城市在改革的道路上已经先行了一步。相对落后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更是应该利用好户籍制度改革的契机来吸引年轻劳动力和高端人才到自己的城市投资、工作和学习,为自身城市的发展积蓄力量。总体来看,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浪潮已经开始逐步改变了我国的传统户籍制度体系,外来人口到城市落户的放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