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杭州户籍制度的改革:探讨与分析

杭州户籍制度的改革:探讨与分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比起1978年的505.55万人,增加了210.21万人。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对推动杭州市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功不可没。杭州市政府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进一步规范了户籍管理。此后,杭州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居住证仅是针对非杭州市户籍的人才实行的,拥有《杭州市人才居住证》的人员享有杭州市民的待遇。

杭州户籍制度的改革:探讨与分析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浙江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2014年末,杭州常住人口88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7.79万人,占75.1%;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米536人。全市户籍人口715.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4.27万人,占56.7%[11]。2014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比起1978年的505.55万人,增加了210.21万人。非农业人口也由1978年的116.06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404.27万人。可见,这些年杭州的城市化进程之快是令人惊叹的。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对推动杭州市城市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功不可没。

杭州的户籍制度改革在贯彻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相关规定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符合自身城市发展情况的改进,对杭州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杭州的户籍人口由1978年的505.55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611.64万人,市区户籍人口由1978年的104.53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71.89万人[12]。20年的时间里,杭州市人口增长很快,为了进一步推动杭州户籍制度的改革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1999年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生婴儿随父落户、夫妻分居、老人投靠子女以及在杭州市区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引进人才等方面的落户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杭州焕发了活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球的人才来杭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及时做好各类人员进杭落户的管理工作,2000年,杭州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各类人员进杭落户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进杭落户的各类人员的管理工作做了部分的分工,使得杭州的落户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

杭州市政府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进一步规范了户籍管理。根据《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200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指出“对县(市)及以下地区统一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管理制度,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公民,‘三投靠’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将户口迁入。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公民在大中城市购房、投资、纳税落户的标准。凡在大中城市购买商品住宅达到一定面积(或价值),投资、兴办实业出资或纳税达到一定额度并已在该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或单位成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凡在大中城市工作并居住,具有一定学历(或国家承认的同等学力)、专业技术职务、拥有发明专利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对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的主要完成者;被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取得《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的中国公民;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有特殊贡献、特殊专长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不受学历、住房和居住年限的限制,准予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该《通知》还特别提到对于杭州等大中城市要根据实际,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标准,尽快使改革政策落实到位。此后,杭州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2009年,杭州市公安厅发布了《关于调整我市现行部分户籍政策的通知》,对萧山区、余杭区户籍迁入市区的条件做了相关调整,取消了未成年子女投靠需投靠人或被投靠人在杭州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条件,还提出了允许集体户口人员一次自愿选择迁往其亲友处落户。2013年建德市发布了《关于印发调整我市户口迁移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原建德籍人员回迁原籍地户口;农村地区婚嫁、离婚户口迁移;现役军人配偶户口迁移;城镇投靠户口迁移规定;购房落户的户口迁移;招商引资落户的户口迁移;务工人员的户口迁移;人才引进户口迁移;征地“农转非”的户口办理等方面的户籍准入政策作了相关规定。(www.daowen.com)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因此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为鼓励国内各类人才来杭工作或创业,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杭州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是本市范围内流动人口居住、就业的证明,以及享受居住地公共服务、参与社会事务、办理个人事务的凭证。居住证仅是针对非杭州市户籍的人才实行的,拥有《杭州市人才居住证》的人员享有杭州市民的待遇。2004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杭州市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指出:“凡外地人员以不改变户籍、不接转人事关系的形式在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下同)工作或创业,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杭州市人才开发目录》中急需或紧缺专业的人员;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经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紧缺工种中具有高级工证书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认定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的人员;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符合条件之一的,可申领《人才居住证》”。持有《人才居住证》的,可参加本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或考试、执业(职业)资格的考试或登记;在本市参加国家职业培训考核鉴定;在规定范围内报考本市公务员;安排子女在本市就读;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等。

2014年起,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同时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为了促进杭州市的相关改革更好的实施,为相关改革积累经验,探清路子,2015年起在杭州市滨江区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流动人口在居住地有合法稳定住所(自购住房、出租房屋、单位内部宿舍)的,可申领《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持有人或在居住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合法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可申领《浙江省居住证》。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杭州市市区常住人口达624.20万人[13],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落户政策,应建立和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杭州市恰好符合这一标准。滨江区开展的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就是对积分管理制度的探索。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对持有居住证者进行积分管理,将其个人情况和实际贡献转化为相应分值,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待遇。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居住年限、遵纪守法、表彰奖励等内容。根据本地实际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需要,设置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等指标。积分分值的高低可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参与相应的社会事务[14]。在滨州开展的试点工作主要是对居住证制度进行摸底、试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杭州市富阳区于2015年6月30日零时起,提出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浙江居民户口”,实行户口一元化管理,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实施。富阳区是浙江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也是杭州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区[15]

富阳区户籍制度的改革除了提出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建立全区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外,还提出要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户口迁移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购房落户、引进人才落户、合法稳定就业人员落户等户口迁移政策,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居住证申领条件和配套政策,保障其逐步享有实际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农民权益确权固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逐步建立起“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与户籍相关的配套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人口之间待遇差异。杭州市从2015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配套政策的并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