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平衡,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从全球的视角看,城市化的第一个特征便是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各国、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发生的存在先后,城市化的进度不同也就不难理解。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初就开始了现代城市化进程,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到19世纪初才缓慢起步,与之相应的城市化进程也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是世界城市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从1800到1900年,在100年的时间里,世界城镇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就由5.1%提高到了13.3%,而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其城市化速度更是惊人,从1801年到1900年,其5000人以上的城镇数量从108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也由25%上升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全球化特征,这一特征从二战之后逐渐显现并一直延续至今。以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为其特点的城市化全球性发展趋势近年来更加显著[32]。
还有学者总结道,城市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经济特征: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2)社会特征: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3)空间特征: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33]。而城市化过程至少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人口迁移,它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要素的流动和产业的推移;二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利用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变。这一过程又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城市化速度加快呈现“虚高”和“冒进”态势。(2)城市化出现“集群式”特征。(3)城市化水平空间异质性日益明显[34]。客观而论,学者们在探讨城市化的特征与过程时却在不经意间疏漏了政府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着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国度,政府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甚至是主导性的角色。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城市化过程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与众不同的特征,这一特征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的30多年的时间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注释】
[1]《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2]赵德馨:《中国经济史辞典》,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
[3][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
[4]钟新明:《迈进城市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25页。
[6]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7]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8]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9]吴楚材:《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0]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1]崔援民:《河北省城市文化战略与对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12]胡欣:《城市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13]崔功豪、王本炎、查彦育:《城市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14]林国蛟:《城市化的类型、规律与特点》,《观察与思考》,2001年第8期。
[15]安祥生:《山西省城市化类型的划分》,《经济地理》,2000年第4期。
[16]费洪平:《我国城市化地域类型及其协调发展战略》,《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4期。(www.daowen.com)
[17]张登国:《中国县域城市化的多元类型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18]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47页。
[19]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0]路永忠、陈波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
[21]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22]袁瑞娟:《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3]赵勇:《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4]陈柳钦:《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1期。
[25]吴莉娅:《全球化视角下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初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6]Fuchs,R.J.and Pernia,E.M.External Economic Forces and National Spatial Development: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Pacific Asia.In Fuchs,R.J.etal.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licies in Pacific Asia.Boulder 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7:88-114.
[27]Song Shunfeng,Zhang K.H.Urbanization and City Size Distribution in China.Urban Studies,2002,39(12).
[28]Zhao,S.X.B.,and R.C.K.Chan,Kelvin T.O.Sit.Globalization and the dominance of large c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J].Cities,2003,20(4).
Lin,G.C.S.The Chinese Globalizing cities:National Centers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Progress in Planning,2004,61(3).
[29]Lin,G.C.S.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a Transitional Socialist Economy: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Urban Studies,2001,38(3).
[30]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经济地理》,1999年第6期。
[31]赵新正、宁越敏:《中国区域城市化动力差异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分析》,《城市问题》,2009年第12期。
[32]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8页。
[33]顾朝林:《论中国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观察》,2012年第3期。
[34]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