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化的定义与意义

城市化的定义与意义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居住空间上,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较为散乱,缺乏统一的规划。现代社会,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已成为主流趋势,这就是城市化进程。须知,城市化不只是一定区域内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一定区域内产业集中的过程;它还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城市化的定义与意义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城市化的概念界定因角度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但在纷繁复杂的定义中,仍然可以寻找到将不同定义进行分类的依据,例如从人口的角度来界定的城市化,从空间的角度来界定的城市化,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界定的城市化,从生活方式上界定的城市化等等。本节也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对城市化做一综合性介绍,以方便研究者和一般的读者对城市化的内涵和实质有一个概略性的理解。

谈及城市化,就不能不对城市化状态之前的人类社会与文明的重要形态——乡村进行考察,因为城市化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转换过程,乡村始终是作为城市化的起点而现实地存在着的,不对其进行充分的考察,就难以理解城市化是何以发生的,同时也难理解作为城市化的终点——城市又是怎样得以形成的,以及它的形成需要哪些前提和条件。因此,乡村对于城市化和城市而言都具有先在性的作用和价值。乡村也好,农村也罢,它是明显区别于城镇或城市的人类聚落的总称。乡村居民以农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村落是村民的生活处所和生产活动基地,一般没有服务职能,或只在中心村落有日常生活需要的低级服务,即最低级的中心地职能[1]。具体来说,乡村就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一块地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特征,有生产的农业区,有人们生活居住的村落,还有体现着人们经济贸易活动的集镇。

乡村在人口分布上呈散落居住的样态,人口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在居住空间上,乡村相对于城市而言较为散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在产业结构上,乡村是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或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经济(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经济(林业生产区)、园艺蔬菜生产等。在生活方式上,乡村生活也较为闲暇、懒散,生活节奏较慢。乡村群落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互动,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人类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居住在乡村的。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另外一个构成部分,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甚至是支配性的角色,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合体,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农耕时代,人类走向定居生活,人们主要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但因人们同时还有商业发展和安全防御的需求,因此,城市就有了它产生的条件和基础。需要特殊强调的是古代的农耕社会,城市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它的军事防御和祭祀功能,基本上不具备生产功能,但它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消费中心,因此商业也就较之乡村繁荣。古时城市的规模大多很小,因为城市周围的乡村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还不足以为规模庞大的城市人口提供充足食物。每个城市和它所辐射的乡村构成一个相对封闭和自给自足的社会单元。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则是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诚然,不同学者对于“城市”一词的定义依据各自的研究角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中国经济史辞典》中对于“城市”的定义[2],原指有城有市的地方,为城与市的合称,工商业发达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近代指具有工业生产中心、交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多种经济功能的经济中心。国外学者Sjoberg对于“城市”一词的定义侧重于一个城市的重要物质形态和经济特征,认为城市是达到一定的规模和人口密度的、聚集了各种非农产业从业者(包括文化精英)的聚居地[3]社会学界普遍认为“城市”是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本书中所提到的“城市”便侧重于这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具体来讲,它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在人口分布上,城市人口相对较多,居住密集,并且异质性较强。在居住空间上,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般会有较为科学的规划安排,相对于乡村而言具有更强的规划性。在产业结构上,城市的产业结构构成主要是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其中,第二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第三产业有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说有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在生活方式上,城市生活较为忙碌紧凑,生活节奏快。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现代城市,在外在表现和内在功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古代的城市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社会,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已成为主流趋势,这就是城市化进程。

须知,城市化不只是一定区域内人口集聚的过程,更是一定区域内产业集中的过程;它还是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城市的发展也进一步地繁荣和发展了特定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可以说,二者互为因果。如果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能促进人的素质的转变和提高,促进人文环境优化,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从工业化的发展来分析,城市化又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就在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从哲学角度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城市化发展中的“化”是指转变原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演进过程,即源于经济发展所拉动的人口、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重要的是这种经济活动过程在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创造了城市文明,这是一种质的飞跃[4]

中西方学者对于城市化的界定存在极大的差别,其原因在于他们分析和切入视角的不同,下面将对这众多不同的城市化定义做一归纳性介绍。(www.daowen.com)

在西方国家,马克思提出了“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5]的论断。沃纳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并相当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只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库采夫指出,城市化是随着革命的发展、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劳动分工的深化、交换范围的扩大,社会从一种形态转向另一种形态的世界历史性过程。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视为国家或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社会过程,它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逐步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还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农村地域扩张过程,前者被称为城市化过程Ⅰ,后者被称为城市化过程Ⅱ[6]

中国学者对于城市化的定义更为繁杂。林广、张鸿雁认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7]。城市化显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包括科技、管理、文化、组织、生产等综合因素的提高。尽管学术界关于城市化尚无统一的解释,但城市化作为一个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谢文蕙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8]。吴楚材认为,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9]。王春光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变迁过程,它包括人口城乡之间的流动和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布局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还包括整个社会结构、组织、文化的变迁[10]。崔援民认为,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化过程,包括硬结构和软结构两大系统的建设,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11]。胡欣认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和集聚的现象,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等等[12]

总之,上述学者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概括言之,人口学所说的城市化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的一个地理迁移现象和过程,最终导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结果。人口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的集中,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及数量的增加。社会学所指的城市化更强调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社会演化过程,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转变的过程。经济学中的城市化是指不同等级地区间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即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换,尤其重视生产要素流动(资本流、劳动力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包括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研究一国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地理学所指的城市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由社会的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居住地点改变的综合性过程。具体说来,就是第二、第三产业在特定地理条件的地域空间集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消费地域,其他经济、生活用地也相应建立,多种经济用地和生活空间用地集聚的过程[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