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是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因此,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是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

(一)完善评价工作相关法规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涉及资产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诸多环节,各环节都需要明确的法律制度规定。而现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较为陈旧,有关资产认定、登记、处置、统计、评估等环节有的仍沿用国家原国有资产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或者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在研究吸收国内外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工作规则和程序、组织方式和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规定。同时,还应根据评价规范性文件和不同类型的评价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规范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行为。第二,健全和完善认定、登记、使用、处置、核算、统计、评估等行政法规体系,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考评提供具体操作规程

(二)明确各部门、单位在绩效评价中的工作职责

财政部门作为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研究探索和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做好评价组织工作;三是加强评价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四是制定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五是加强对各部门评价工作的指导、监督,审核、汇总部门评价报告;六是负责向同级人大报送评价报告。其他部门、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的评价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加强和改进本部门、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www.daowen.com)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性资产是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提供物质保障,其绩效的实现,体现为行政效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考核相比,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绝大部分资产效益无法直接用货币来衡量和反映。因而,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共性,也要重视各部门各行业的特点。

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指标,另一类是某一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专用指标体系。通用指标体系可在不同部门、单位之间进行比较,体现各部门、各单位资产使用效益差异,如资产完整率、资产闲置率、资产负债率、人均资产额、人均办公用房面积等;专用指标体系则反映部门或单位特有资产使用情况的指标,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没有可比性,如图书借阅人次、专用医疗设备使用率、专用车辆破案率等。对这类指标可按主管部门或行业设置,在总的资产考核分类中占一定比例。

(四)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标准是指以一定量的有效样本为基础,测算出来的标准样本数据,用来衡量和评价资产管理使用的绩效水平。绩效评价标准按照可计量性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又可根据标准的取值基础不同,分为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四种类型,按照时效性可以分为当期标准和历史标准,按照标准形成的方法可以分为测算标准和经验标准,按照区域可以划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此外,还可以分为政府标准、社会公众标准以及民间机构标准等。绩效评价标准是准确衡量绩效的尺度,标准的正确选择对绩效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影响,评价标准的制订既是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环节,也是绩效评价具体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步骤。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工作,除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指标体系外,必须要对评价的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研究指标与标准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评价对象的标准选择,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各种分类标准数据,在条件成熟时要研究建立绩效评价标准数据库。标准并非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如何建立和维护更新标准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提高有关评价标准的权威性,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可以效仿企业绩效评价,定期发布有关评价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