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理论概述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理论概述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此,各单位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要在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找到关键风险点,设立与其对应的风险防控规范,这样才能防范单位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总体目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公平合理。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事业单位是行政机关创办的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性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内部控制是规范事业单位内外部管理活动的重要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8]。设计执行好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改进公益性服务的质量,规范单位内部经营秩序,因此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事业单位本身存在局限性,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制定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此,各单位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要在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各环节找到关键风险点,设立与其对应的风险防控规范,这样才能防范单位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总体目标。

(二)资产内部控制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所有具有资金经济活动的单位都应当设置的。它贯穿了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并且它实现了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为了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所以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般性。

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经费保障方式多样化、经济活动不是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资金来源具有无偿性、资金使用具有强制约束性、运行绩效难以量化评估等特点,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特殊性,要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区分开来。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达到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资产保管的安全性、防范舞弊和腐败滋生、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等目标。(www.daowen.com)

(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行政机关管理职能的外沿,具有公益性,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整、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内部监督不力有很大的关系。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防治腐败。2012年起全国开始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这是将内控用于反腐的一次尝试,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反腐的有效体系机制,它可以有效地制衡权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划分出了合法合规的经济活动运行范畴,使执行者不会因为越界而犯错甚至是触犯法律。用内部控制来限制权力滥用,是合理有效的方法[9]

第二,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保障财政资金公平分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公平合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要求重大事项采取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在专业性较强的重大事项上采取专家论证的技术支持方式。在关键岗位的设置上采取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方式,执行岗位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这样才能保证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平。

第三,财务内控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资金浪费。由于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性服务具有唯一性,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难以避免。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内嵌在相应的计算机系统中,避免审批流程的随意化,规范了业务和财务流程,弥补了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并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