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乡二元税制演变的数量特征

中国城乡二元税制演变的数量特征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二元税制的演变,可以通过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绝对值和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及其相关分解指标刻画出来。而城市居民总税负水平在其余几年超过农民总税负也同时表明,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举措的推行,中国农民负担加重趋势得到了比较明显的遏制。图5.1.2中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增速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中国二元税制的演变,可以通过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绝对值和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及其相关分解指标刻画出来。前者反映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各自负担的绝对程度,后者则反映了城乡居民税负相对的变动趋势。

5.1.2.1 二元税制下城乡居民绝对负担变动规律

观察图5.1.1、图5.1.2、图5.1.3和图5.1.4,同时结合表5.1.2中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大体看出以绝对值衡量的城乡居民负担变动趋势的两方面特征。

(1)城乡居民绝对负担逐年上升,农民负担整体上高于城市居民。

图5.1.1 城乡居民绝对负担变动趋势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从税负规模角度考虑,由图5.1.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居民绝对负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农民名义总负担由138.27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3391.355亿元,29年间上升了96倍之多,平均每年上升约3.2倍;城市居民名义负担则从1978年的约10.62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约16101亿元,29年间上升了1511倍,平均每年上升约52倍。从具体的变化趋势上看,1991年之前,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总负担水平名义值均在1000亿元以下,并且在长时期内一直呈小幅上升趋势;而在1991年之后,城乡居民名义总税负水平迅速上升,分别由年名义总税负不足1000亿元上升到15000亿元左右。表现在示意图上,就是农民总税负和城市居民总税负曲线由左到右呈逐渐上升趋势。这种情况表明,城乡居民的名义税负绝对值呈现出了扩大的趋势,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城乡居民的税负程度均有所加重。

由图5.1.1还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总负担水平整体上高于城市居民。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税负名义值比城市居民税负名义值多出127.65亿元,此后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直至城市居民税负超过农村居民税负水平之后,二者之间的差距才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整体上看,农村居民的总体税负大于城市居民。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到1998年整整20年中,农村居民税负名义值始终大于城市居民税负水平,此后9年中,除了2001年和2002年农村居民税负大于城市居民之外,其余年份则是相反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本书所考察的29年中,农民负担名义值总共有22年大于城市居民税负名义值。上述情况反映在示意图中,就是农民总税负曲线在大部分年份高于城市居民税负曲线。这种情况说明,在城乡利益的协调上,我们国家大多数时间里实行了倾向于城市居民的税收调节政策,政府的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城市居民而不利于农村居民。而城市居民总税负水平在其余几年超过农民总税负也同时表明,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举措的推行,中国农民负担加重趋势得到了比较明显的遏制。

从城乡居民税负增速角度考虑,农民税负规模增速低于城市居民税负规模增速(见图5.1.2),但由于农民税负基数较大,所以总体上农民税负总规模要高于城市居民。根据表5.1.2进行计算,从1979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税负增速分别为1.8%、-2%、11.4%、0.6%、12.6%、21.5%、141.27%、5.95%、6.15%、34.58%、15.26%、-1.57%、-0.17%、35.3%、27.68%、68.38%、17.01%、19.15%、12.34%、14.47%、5.08%、10.59%、28.68%、18.62%、14.34%、11.26%、13.52%和14.67%,年均增速为19.94%;而城市居民税负增速则分别为-5.41%、26.71%、59.95%、-15.08%、12.15%、101.57%、454.99%、16.91%、5.35%、37.36%、14.91%、-7.27%、7.1%、53.37%、61.01%、67.85%、13.43%、8.99%、29%、52.73%、24.15%、19.06%、1.8%、26.07%、21.09%、18.81%、17.48%、18.78%,年均增速为40.82%。但是,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税负规模基数相对较大(见图5.1.3),如1978年农民税负规模为138.27亿元,而城镇居民税负规模仅为不到10.6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13倍,这种巨大差异导致农民税负总规模高于城市居民的状况始终未能改观。

图5.1.2 中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增速示意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图5.1.3 中国农民税收负担演化示意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图5.1.2具体体现了城乡居民税负规模增速的年度变化情况。总体上看,城市居民税负增速连线大体上高于农村居民税负规模增速连线,这表明城市居民税负年增速高于农村居民。在这些年中,1984年和1985年城市居民税负规模增速较大,分别达到101.57%和454.99%,其余年份则没有特别大的增速差距,这也就决定了城乡居民税负规模短期内不会得到较大的变化。

(2)农民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阶段性上升较为明显,间接税负增幅大于直接税负。

图5.1.4 中国农民税收负担演化示意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从农民税负规模看,基本可以将1994年作为分水岭,从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4年。在这一阶段,农民的直接税负规模从120.13亿元缓慢上升到979.2亿元,间接税负由18.14亿元上升到将近1563.43。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除间接税负规模在1994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563.43亿元外,其余时间无论直接税负还是间接税负的规模都在1000亿元以下。表现在图5.1.3中,就是无论各年度直接税负还是间接税负的连线,在这一时间段内都比较平滑。第二阶段是从1995年到观察期末的2006年。在此阶段,农民直接税负从1176.32亿元快速上升到4688.28亿元,而农民承担的间接税负则从约1798.84亿元猛增到约8703.08亿元。到2006年,农民承担的间接税负规模已达直接税负规模的1.86倍,在这一阶段,无论农民承担的直接税负还是间接税负,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体现在示意图5.1.3中,就是在这一阶段,无论直接税负规模还是间接税负规模的连线,都呈现出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并且整体斜率几乎成半个直角。综合两个阶段的情况,基本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承担的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都呈现出规模增大的显著趋势。

从农民承担的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年度增幅看,间接税负增幅整体上大于直接税负增幅,农民的隐性负担实际上在快速加重。根据表5.1.2进行计算可知,从1979年到2006年,农民每一年度承担的直接税负比上年度增幅分别为3.91%、-6.24%、2.46%、3.64%、12.18%、5.7%、20.7%、5.88%、14.13%、45.03%、15.27%、3.44%、3.18%、31.46%、5.51%、84.1%、20.13%、32.86%、7.58%、0.33%、6.19%、12.25%、3.75%、47.11%、21.36%、3.04%、5.24%和15.61%,年平均增幅为15.23%;农民每一年度承担的间接税负比上年度增幅分别为-12.02%、30.39%、61.85%、-10.42%、14.32%、85.53%、418.92%、5.99%、1.87%、28.32%、15.25%、-4.95%、-2.64%、38.31%、44.14%、59.84%、15.06%、10.19%、16.1%、24.8%、4.18%、9.6%、43.94%、5.79%、10.03%、16.85%、18.49%和14.17%,年平均增幅为34.43%。整体上看,农民承担的年均间接税负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承担的直接税负增幅,前者比后者高出约19个百分点。从图5.1.4可以看出,之所以间接税负年均增幅高于直接税负,主要是在1980、1981、1983、1984、1985、1992、1993、1997、1998、2001、2004、2005几个年份农民间接税负增幅较大,因而导致整体增幅较大。特别是1985年,农民当年承担的间接税负额为332.06亿元,是1984年63.99亿元的5.19倍,增幅达418.92%。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并且在税种设置上以流转税为主,导致税负容易转嫁到农民头上,因而导致农民承担的间接税负激增,并且形成了分税制改革以来农民承担的间接税负不断增加的现实局面。

上述分析提供了城乡居民税负规模变动的基本情况。联系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结合上面关于城乡居民绝对负担变化的特征分析,有理由相信,由于农村居民税收负担整体上高于城市居民负担,农民承担的间接税负规模远远大于其承担的直接税负规模,因此,城乡居民税负的不同和农村居民间接税负的过重或许是当前一段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引致因素。(www.daowen.com)

5.1.2.2 二元税制下城乡居民相对负担变动规律

考察城乡居民相对负担的变动规律,需要借助于二元税负系数及其分解指标。本书首先考察二元税负系数的变动情况,然后再将其分解为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分别考察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对负担情况。

通过图5.1.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呈现出以下变动特征:

(1)二元税负系数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倒U形状,城乡居民税负相对水平变化较大。

由于本书所考察的时间截止到2006年,从图5.1.5可以看出,1978年至2006年这29年中,中国城乡二元税负系数经历了先上升然后又持续下降的倒U状态。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以实际值表示的中国二元税负系数为0.0515,这说明当时城市居民个人承担的税负仅为农村居民的0.0515,农村居民承担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此后二元税负系数值逐渐上升,这表明农村居民的负担相对减轻而城市居民税负相对加重,直至1985年二元税负系数达到了0.2588的最大值,这一年城市居民负担相对最重而农村居民负担相对最轻。再之后二元税负系数持续下降,至本书考察期末的2006年,二元税负系数为0.0832,已经回落到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左右的水平。这种情况表明,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城乡居民相对税负又返回到了改革开放之初。

(2)中国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观察图5.1.5可以看到,以1985年为界,中国城乡居民税负变化可以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正好和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大体吻合。在这一阶段,中国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处于明显上升期并最终达到最大值,其上升趋势表明农民负担相对减轻而城市居民负担相对加重。其中在1978年至1983年这五年中,二元税负系数始终处于0.11之下,并且其变动幅度非常缓慢,而到了1984年则迅速上升到0.1433,1985年则迅速上升到了0.2588的最大值。之所以在1984年和1985年之间变动如此巨大,主要是因为此前城市居民承担的税负极少,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工商税制也先后经过修改,这样在1984年之后,城市居民间接承受的工商税收增加。这一时期既是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的时期,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农民收入绝对上升时期。

图5.1.5 以二元税负系数表示的城乡二元税制演化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第二阶段,从1985年至现在,二元税负系数一直处于阶梯性下降阶段。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就是二元税负系数重新回落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水平。到了2000年,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回落到0.11,其水平已经接近于1981年,此后几年则一直处于微小的变动之中。总体上看,在考察期末的2006年,二元税负系数比1985年下降了68.2%,21年中平均每年大约下降3.25%。二元税负系数的不断下降,表明农民负担相对加重城市居民负担相对减轻的情况。考虑到在这一期间,我国曾经进行多次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城市工商税制和农村农业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可能对延缓二元税负系数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否则这一阶段二元税负系数下降的速度会更快。

由于本书将二元税负系数定义为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民负担率之比,在考察二元税负系数变动趋势的同时,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引致二元税负系数变动的内在动因,我们有必要结合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做出进一步说明。对城乡居民负担率进行对比才能真正说明城乡居民的相对税负情况及其负担程度,从而对二元税负系数的变动规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由图5.1.6可以看出,城乡居民负担率分别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演化特征。

图5.1.6 以城乡居民负担率诠释的城乡二元税制演化图(1978—2006)

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从农民负担率的演化来看,农村居民负担率自改革开放之初到考察期末的2006年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业生产的活力,1978年至1984年农村居民负担率由最初的0.1346短暂下降到0.0913。但经过这一短暂下降之后,农民负担率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上升趋势,由1985年的0.1988上升到2006年的0.5570。总体上来看,考察期末的2006年农民负担率比考察初期的1978年上升了3.139倍,平均每年上升约11%。农民负担率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表明,农业剩余被索取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大。由于1985年至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改革的重心,我们有理由推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所形成的二元利益格局,相反却通过改革强化了城乡之间的利益分立,因而导致农民相对负担水平的持续增大。

从城市居民负担率的演化情况来看,城市居民负担率虽然上升幅度比较大,但由于其上升基点非常低,最终结果同农民负担率相比仍然差距悬殊。在考察期内,城市居民年负担率平均为0.0334,城市居民负担率最高的1985年为0.0515,而最小则为1978年的0.0069,其余大部分年份则处于0.03至0.05之间。从总体演化来看,2006年城市居民负担率比1978年上升了5.71倍,平均每年上升约20.4%。这种情况表明,在二元经济状态下,虽然城市居民负担上升速度较快,但相对于其产出而言始终保持了非常低的水平。从图形中也可以看出,城市居民负担率曲线取值始终处于0至0.1这一区间,并且曲线近乎成一条平滑的直线,而不像农民负担率曲线那样呈现出阶梯型不断上升的趋势。

综合比较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自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中,农村居民负担率平均值为0.2574,而城市居民负担率平均值为0.0334,前者约为后者的7.71倍。农村居民负担程度要远远大于城市居民,国家在改革开放的长时期内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偏向于城市发展的税收政策。结合二元税负系数的变动规律可以看出,在二元税制的演变进程中,决定二元税负系数演变的重要因素应当是农村居民负担率的变动。由于农村居民负担率相对较重,当农民负担率呈下降趋势时,二元税负系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当农民负担率上升时,二元税负系数则出现下降的趋向。直观上可以看出,同城市居民负担率相比,农民负担率一直相对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中国农民相对税收负担较重的问题。如果进一步上升到制度层面的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一种特定时期内制度导向的设计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