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经济利益来说,东南亚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并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这些国家海洋战略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目标就是海洋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加速国家经济发展。[9]下面就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简要阐述。
(一)印度尼西亚
1.总体目标
对于印度尼西亚,自从独立后,该国就一直遭到国家之间的冲突、国内的冲突以及非传统安全这三类重要威胁。关于第一类威胁,尽管国家之间出现冲突的概率非常低,可是依旧存在资源安全、边境安全以及来自其他国家侵犯领土完整等威胁,虽然它们不是以军事入侵的方式。另外,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几个相邻的国家都存在边界水域划分与领土争端。关于第二类威胁,国内的冲突主要有马鲁古、西巴布亚和亚齐的骚乱与价值观冲突、宗教暴力、各势力的政治冲突、分离主义等。关于第三类威胁,是印度尼西亚的非传统安全。因为该国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间,南北与东西方向上的全部海上交通都必须途经其海域。又因为海上运输基本都是开放的,能够由很多方向进入到除北加里曼丹与西巴布亚之外的全部印度尼西亚岛屿,极易被当作海盗、武器走私、非法捕捞、毒品贩卖、恐怖主义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和非传统安全的中转地或者最终目的地。所以,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颁布宪法时就突出了以明确海权来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性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扼守着极重要的战略通道,但外界压力又极易改变自身的海洋地缘安全状况,所以印度尼西亚重视保护战略水道安全等高度敏感的地缘安全利益,高度看重马六甲等海峡区域对本国的战略安全利益。
2.具体战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海洋主要是能给该国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上的利益。支持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的两大核心工业即为生产并出口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所以海上航行带来的利益对于印度尼西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印度尼西亚除了航行利益与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外,其海域和大陆中同时蕴含着许多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和矿物资源。对于印度尼西亚本国的人们,因为开采其他海洋与矿产资源是保障和支持经济生活的基本所在,所以,保护海洋经济利益就构成了印度尼西亚海洋战略的基本目的。
(二)马来西亚
1.总体目标
海洋安全作为马来西亚国家安全的核心层面,已成为政府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考量和依据,也是其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保障海洋主权安全、经济安全、航道安全这几点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即便是在21世纪之后,马来西亚在海洋方面的传统安全领域核心仍是要竭尽全力地保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并且要保护经济专属区和大陆架的权利。近年来,马来西亚加大了与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对岛屿主权的争夺。除对岛屿主权进行争夺,马来西亚还希望通过对大陆架的划界来获得更多的海洋领土权益。马来西亚政府于2009年3月17日向马来西亚国会提交了《2009年大陆架法令》,希望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七十六条来重新定义一下大陆架,这样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在探讨关于大陆架划界的一些争议时就有了可参考的法律规定。马来西亚和越南在同年的5月6日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一起呈递了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案”,它们希望位于南海南边的一大片海域成为两个国家共同拥有的一个外大陆架。对相关岛屿的主权以及相关经济专属区权益的争夺被马来西亚视为海洋安全的重要内容,且被明确地提出在马来西亚国防政策的目标中。维护海洋经济安全和重要航道安全也是马来西亚海洋安全构成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同时,马来西亚政府愈加重视海上经济和航道安全,并投入大量精力。在马来西亚政府实施的《20年海军发展计划》中就明确要求海军提升多种防卫手段的能力,确保其海洋通道的畅通,有效维护马来西亚的海上安全。此外,通过对重要的国际航道和海域——马六甲海峡、南海以及苏拉威西海施加影响力,来维护国家安全,并借以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自身的国家地位,这也是马来西亚海洋战略所追求的国际影响力的目的之一。
目前,马来西亚已将海洋战略列为其“2020宏愿”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从马来西亚海洋政策制定和讨论以及现实的国家需要可以看出其海洋战略主要追求三个目标:其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让海洋为其国力增长提供“蓝色动力”;其二,实现以主权安全、航行安全、经济安全为中心的海洋安全政策,构筑本国海洋安全屏障;其三,通过对所控制的重要航道和海域施加影响力,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具体战略:通过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国力的增长
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的调查估计,其12海里和200海里间的中上层资源总生物量为51.02万吨,可捕量为25.51万吨,这还不包含“西马”东岸的鲤鱼和金枪鱼(可捕量估计为5万吨)。在马来西亚的海洋经济中,渔业是马来西亚基础产业之一,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将渔业发展纳入其经济转型的规划之内,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来逐步减少对海洋渔业捕捞的依赖。马来西亚政府非常鼓励投资者进入水产养殖业,希望在2020年能够吸纳13亿林吉特(约合4.12亿美元)的投资额[10]。
马来西亚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很丰富。在马来西亚,石油来源几乎全部取自海上。2010年,马来西亚油气出口总额高达230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1%。马来西亚已在中国南海海域打出近百口油气井,年产石油3000余万吨。另外在与印度尼西亚有争议的苏拉威西海域也富含油气资源,马来西亚也在进行不断勘探开采。事实上,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早已是马来西亚海洋战略的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国内能源需求不断增加,马来西亚已经打算开发深水油田来增加本国的石油储量。马来西亚财政部长在2010年接受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为了增加收入以及延长本国石油储量的开采年限,作为东南亚第二大油气生产国的马来西亚将提供税收优惠的激励措施来鼓励石油公司勘探那些利润较低的油田。政府希望吸引包括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内的油气公司来勘探马来西亚的“边际”油田[11]。这些所谓的“边际”油田其实都位于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南海地区。
(三)菲律宾
1.总体目标
菲律宾虽然没有政策明确地勾勒出其海洋战略,但从几个主要涉海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中还是可以看出菲律宾海洋战略的目标。1994年《国家海洋政策》将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由陆地转向海洋,并对海洋安全作出明确的定义。1997年《国家发展远景》提出建立东亚海洋强国的目标,强调集中精力发展国内海洋事务,排除不安全影响因素以实现国家发展远景。1998年《防卫报告》[12]主要指出国家新安全观的含义。从之前的传统国防观念“保护不受武装力量威胁”转变为从政治、军事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安全因素。防卫报告提出了“自我与合作防卫”战略以及实现这一战略的途径、方法。1999年《国家安全战略和中期发展计划(1999—2004)》主要采纳了不惜一切手段保卫国家安全的理念,强调致力于社会与经济、政治、安全三种手段的相互综合利用。
从上述文件和政策可以看出菲律宾将自己定位为海洋和群岛国家。作为群岛国家,菲律宾国家利益体现在开发和保护群岛水域资源、安全保卫等方面。作为海洋国家,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海运、商业、航行等领域,还包括其海洋工业对国际海洋经济的贡献。[13]
作为群岛和海洋国家的菲律宾来说,处于重要的国际战略要道,有着广阔的海洋。从海洋的角度,菲律宾海洋利益主要包括领土完整、水域开发和保护、生态平衡、外部和平。实现其海洋利益是菲律宾建立东亚海洋强国的应有目的。就战略利益来说,首先是注重本国的海上主权;其次是要注重海洋安全;然后是注重海上运行通道的安全性。
2.具体战略:强调海洋产业为国家发展重点
菲律宾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四个主要海洋产业。其中,渔业、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是该国的支柱行业和重要的吸纳就业的行业。渔业总量的增加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其一年四季并没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的区分。渔业产量从1977年至2009年提高了33.65倍,年均的增长率为12.1%。2009年渔业增长2.45%,渔业产量占农业总产量的26.40%,产值为2156亿比索。
菲律宾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是旅游业,旅游业的收入占到了菲律宾GDP的百分之二点二五。菲律宾2010年的外国游客已经达到了352万人次。2008年菲律宾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达到了3300万人,大约占菲律宾平均总就业人数的百分之九点五,菲律宾几乎十分之一的就业岗位都由旅游部门提供[14]。通过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达4%。
因为菲律宾政府使用组织区块招标,并执行非常优惠的财税政策,其上游石油产业得以快速成长。三十个来自国内外的石油企业争相要进入其石油产业上游,而且以竞标的形式争取到新的服务合同,其服务合同涵盖的面积从1.27海里扩大到19.7海里[15]。
菲律宾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每年平均增长仅有3.3%。此外,十年来菲律宾的货物吞吐量都变动很小,介于两千万吨至两千五百万吨之间。货物吞吐量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外国的货物吞吐量在逐年提高。在1999年时达到1330万吨,就已经占到总吞吐量的三分之一;而到了2008年,外国货物吞吐量为2342万吨。这和本国的货物吞吐量几近相等,大约占到当年总货物吞吐量的二分之一,年均的增长率为6.42%[16]。(www.daowen.com)
(四)新加坡
1.总体目标
新加坡在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之间,这条重要的海上通道对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国内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虽然新加坡的领海海域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新加坡必须要控制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间的海上运行通道,并且保护该海上通道的自由通航以及安全。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十分关注其他国际航道的自由通航以及安全。
新加坡重点关注的就是海洋。首先,新加坡需要强调的是国家独立来抵消两大近邻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其次,东南亚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尤其是在中国南海。为了克服这些共同威胁,新加坡外交和国防政策已经建立起一个巨大和复杂的网络,包括双边和多边联系,以及地区内外的合作。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和政治交往,新加坡致力于营造一个经济相互信赖,政治交往密切的地区形势。
2.具体战略: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和临港产业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具备先天的地理优势,是通过自由港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加坡很好地利用了海上交通枢纽的这一先天优势进行转口贸易。因此,新加坡海洋经济主要集中于海运和船舶修造等行业。新加坡的海事与岸外工程行业充满活力。近年来,由于海事工程行业的强劲需求,该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增长。如今,新加坡除了船舶维修,在全球钻井平台建造、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和船舶改装领域也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居世界领先地位。
新加坡海港继续保持全球最繁忙海港的地位。2011年新加坡港口停靠的船只总吨位突破了20亿吨。2011年头11个月停靠新加坡海港的船只总吨位比上一年增加了10.2%,而集装箱吞吐量也增加了约4.8%,达到2730万标准箱。作为全球最大的供油枢纽,截至2011年11月底,新加坡已出售3930万吨燃油,预计全年的燃油销售将超过上一年的4090万吨。
(五)泰国
1.总体目标
对于泰国,它的海洋战略就是要构建一个和平的海上环境,是泰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规划了这样的战略目标。该国东西海岸线总长约为1500公里,可是,曼谷与其他一些重要海港也都在泰国湾,所以泰国百分之七十的进出口产品都一定要途经新加坡进行一次中转,因此和平的海上环境对于泰国是至关重要的。
在安全层面,泰国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潜在的矛盾冲突,当彼此在海洋区域的划分上的问题存在争议时,应尽可能减少分歧,通过联合开发实现共同的利益。此外,全方位地提升和邻国的海洋安全合作,通过东盟地区论坛(ARF)、西太平洋海军论坛(WPNS)、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等安全论坛促进互访,以及在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推动安全和平的海洋环境的构建。同时,和邻国在交界海域开展联合巡逻和执法活动,打击海盗、走私等海上犯罪活动。[17]
2.具体目标: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海洋
泰国出口的原料、农产品、制成品中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通过海上运输,诸如天然气和石油等的一些重要进口品也是经由海上运输的。因此,保障贸易航线的安全,保持对于离岸交通线的有限控制能力是该国海洋战略的目的。
此外,海洋战略上要给渔业以更大力度的支持。另外,通过与其他沿岸国家实现联合捕鱼作业,使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保护措施能够严格执行。积极开发利用深海能源和保障能源运输通道的畅通,确保能源供应在合理的价格区间之内;同时要提升石油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严密防止对渔业和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六)越南
1.总体目标
越南很难说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非常清晰的海洋战略,但其海洋战略思维却应该是一直存在的。
1996年6月底召开的越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尤其关注发展海洋经济,与国防安宁相结合”。首次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安全相结合。2006年越南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在其政治报告里清晰指出了在未来时期内有关海洋经济的目标、路线以及相应的指导思想。具体就是要“发展海洋经济,构建和落实全面的且目标明确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紧密融合国防保卫、国际间合作以及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成为一个海洋经济强国;有计划地发展航海业务、原油开采、海运、海港以及海产加工业;抓紧开发海产品加工业和开采业;督促岛屿以及沿海的经济发展”[18]。“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是越南的战略目标,它是以建设和保卫国家事业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出发的。这一观点必须在各级、各行各业及每一个干部、党员和群众中成为潜意识、决心和意向。”[19]2007年2月9日,越共中央十届四中全会出台了《到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被看作是越南针对海洋战略所提出的核心文件。
从越南政府2007年5月30日批准的《到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规划的政府行动计划》可以发现,越南海洋战略的目标是实现至2020年将越南建设成海洋强国。通过捍卫国家领海、岛屿主权,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实现以海富国的总体目标。
由此可见,越南提出的关于海洋安全的战略规划是考虑到以后南海的海上安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设想和作出的相应规划。越南海洋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旨在按照国家法律和国际海洋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维护其主权和资源利益。其主要目标是要完善立体的海上防御系统、建设多层次的海上防御链,最终在纵深上加强国土防御。[20]
2.具体战略:“靠海致富”
越南的发展思路是“向大海要生存、向海洋谋发展”,与此同时还规划了“发展海洋经济”的一系列蓝图和战略。30多年来,越南相关的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目前,越南海洋经济产值约为100亿美元/年。越南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7%—48%。“纯海洋经济”产值占全国GDP的20%—22%,主要集中在油气开采、海产、航海和旅游领域。按照《到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规划》,越南现在的海洋经济产值占GDP比例为47%—48%,计划到2020年的时候要提高至53%—55%,而海洋经济出口值占总出口值要提高至55%—60%。
越南在海洋经济方面的发展核心点在于开采天然气以及石油,使得越南由过去的贫油国发展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原油开采甚至出口国。在越南南北统一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海洋油气业已成为越南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油气开采业已经开始向缅甸等周边国家扩张。2008年,越南的原油出口突破100亿美元,为103.568亿美元[21],成为越南的最重要出口商品。
推动越南海洋经济的第二个主要模块是积极开发海产品,尤其大力开发渔业资源。现在,渔业的总产值已经有30多亿美元,占到海产品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越南还试图通过改进产业结构,提高渔民技能等在2020年海洋捕捞产量增加至220万吨。其中,近海捕捞60万—70万吨,远海渔业140万—150万吨。
大力开发海上旅游业是推进越南海洋战略的第三个主要模块。现在,每年越南通过海运抵达的货物达到4亿吨,而接待的客人达到1800万人次。在2007年通过海运来越南的国外客人占全部抵境旅客的比例是百分之五,通过陆运到达越南的国外客人达到百分之十六,通过飞机到达越南的占百分之七十八。在2009年通过游轮到达越南的游客有22.4万人。为了发展海洋经济,越南还决定在沿海地区建立15个经济特区。可见,越南全国都在为发展海洋经济而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