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现实条件优化

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现实条件优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上面对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跨国合作开发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已经具备了进行跨国合作开发的现实条件。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潜在的冲突问题,从而为国家间的合作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此外,中国与东盟10国在海运和空运上联系方便,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与跨国区域内的机场互航,如南宁—河内、昆明—河内仅需半个多小时。

通过上面对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跨国合作开发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已经具备了进行跨国合作开发的现实条件。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与地缘人缘条件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建立了良好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其中,在与我国接壤的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中,都已经解决了边界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和缅甸就签订了边界条约,20世纪90年代又与老挝、越南签订了边界条约。边界问题的解决,消除了潜在的冲突问题,从而为国家间的合作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同时,中国通过参与双方会议来保持沟通,也强化了中国与东盟间的政治互信。

中国与东盟良好关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事件有:1992年双方建立“磋商伙伴”关系,1996年双方成为“对话伙伴国”,1997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21 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这也是双方关系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00年以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 国领导人就在今后10 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达成一致意见。进一步地,2002 年11 月4 日,在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我国和东盟 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CAFTA。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

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位置上与人文上联系紧密。东盟的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与我国直接接壤,与柬埔寨、泰国与马来西亚(中南半岛部分)等国通过陆路可间接相连。此外,中国与东盟10国在海运和空运上联系方便,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无论从华南、中南和我国西南地区等地经陆路或从华南沿海经水路进入中南半岛国家,还是经空运到达东盟各国,都是非常方便的。此外,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上联系紧密,东盟是目前世界华侨、华人最多和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侨胞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华人华侨在文化上仍然与大陆相通,对华友好,这样使得中国在东盟当地的经济合作存在着良好的人缘基础。

(二)资源与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互补共生性

首先,资源方面存在良好的互补性。具体来看:(1)水力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匹配良好。该地区河流径流量大,受地势影响,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同时,该地区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由于有色金属冶炼业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因此,该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对于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2)不同地区矿产资源的互补性较好。例如我国广西省的煤、铁资源较为贫乏,云南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方面也相对匮乏。而相应的东南亚国家在煤炭铁矿以及石油蕴藏丰富,例如越南北部地区的煤、铁资源相当丰富,缅甸也有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其次,经济发展方面的互补性强。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经济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新加坡、泰国等在东南亚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工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例如泰国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其出口产品也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包括自动数据处理机、集成电路板、汽车及零配件等。另一方面,东南亚仍然存在大量工业化水平很低的国家,其出口产品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这使得不同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一定互补性。(2)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互补性。我国西南地区的广西、云南、泰国与越南、老挝等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因此,这意味着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来实现共同发展。

(三)良好的交通联系与口岸对接条件

目前西南跨国边境地区已经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路与航空等较好的交通网络体系,具体包括:

1.铁路有昆明河口河内的国际铁路、南宁友谊关到河内的国际铁路。

2.公路有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河内公路,南宁—凭祥的322 国道和南(南宁)友(友谊关)高速公路经凭祥与越南的一号公路相连,由南防高速公路经东兴与越南的4B 号公路相接。在“黄金四角”合作过程中建成的泰国清莱府的清孔经老挝的会晒、南塔到中国云南省的景洪的公路,从泰国的夜柿经缅甸的大奇力、景栋到中国的景洪公路等。

3.水路包括4 条主要通道:第一条是北部湾水域“通道”。广西海岸线1595 公里,越南海疆3620 公里,在北部湾北部从广西到越南海岸已经初步建立起水上“通道”,如越南下龙湾到东兴的旅游游艇线路,防城港港口至越南北方大港海防的货运航线等。第二条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澜沧江-湄公河的航运开发,将这条河看作是连接沿岸各国人民的纽带。越老缅泰和柬埔寨目前强烈要求在上湄公河航道改善的基础上继续向下游延伸,使湄公河全线畅通。目前中国思茅港至老挝琅勃拉邦港之间897 公里的航道已经实现通航。第三条水路就是中缅之间直通印度洋的伊落瓦底江,该航线既是沟通云南与缅甸重要城市商贸交流的通道,又是云南进入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通道,现通航段从中缅边境的八莫港至仰光港1307公里。可通航段2000多公里。河道经整治和疏竣后从缅甸密支那到出海口的1600公里河段可通航 1000吨级船舶。这一航线是云南通过陆水联运进入印度洋和南亚各国的最便捷通道。第四条是红河水路。该航线是连接云南与越南和云南通往北部湾的水路通道。主要通航段是从中越边境的河口、老街至出海口太平的505公里河段,经过整治和疏竣后可通航200吨级船舶。

4.航空方面,云南具有昆明国际机场、西双版纳机场、德宏芒市机场、保山机场、思茅机场、昭通机场、大理机场、丽江机场、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临沧机场(还有腾冲机场和文山机场在建),广西具有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北海机场、梧州机场等。可以与跨国区域内的机场互航,如南宁—河内、昆明—河内仅需半个多小时。

此外,在主要口岸处还有一般公路或简易公路等联通边境两侧,如畹町、瑞丽、水口、龙帮、爱店、硕龙等主要口岸两侧都有一般公路或简易公路等来实现双边的联通。

目前,在西南边境地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边境口岸体系,现共设置有 28 对边境贸易口岸,其中国家一类口岸 12 对,地方二类口岸 16 对(如表2-9)。此外还有 50 对边贸互市点。中国西南边境与东盟国家具备了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口岸对接条件。

表2-9 西南边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口岸情况

续表

(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根据口岸网相关资料整理。

(四)基本具备了良好的合作开发动力机制

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动力可以从外部和内部动力两方面来总结,具体来说:

1.当前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动力机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正日益紧密,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地谋求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合作开发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从宏观角度来看也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大趋势是一致的。因此,这也为西南地区跨国合作开发提供了外部动力。

2.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动力。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因此各国可以通过跨国合作开发这一体制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而在跨国合作开发中促进自身发展,这也是重要的内部驱动力。

(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为其提供了强大推动力与制度保障

CAFTA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通过联合开发、减免关税等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国区域合作开发。其中,中国和东盟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CAFTA的目标、合作内容等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其中,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将重点在农业、信息通讯人才、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促进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领域展开合作。在关税减免方面,2003 年10 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已开始对涉及蔬菜和水果的188 项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并且从2004 年1 月1 日起,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对560多件农产品实行快速降税等。

从整个世界经济格局来看,CAFTA的建立增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为中国与东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在CAFTA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员、资金、技术以及产品等方面的交流会大大增加,从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较为良好的分工格局,实现资源的优化升级,这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在制度保障方面,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些协议为整个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国合作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中国—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具体的协议包括: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签署的《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联合宣言》《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协议。[11]

【注释】

[1]唐磊,曾国平.区位商分析方法在地区产业比较中的应用——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对象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4):55-58.

[2]高核.生物资源产业与云南经济发展[J].思想战线,1996,(5):14-19.

[3]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2》。

[4]杨永德.浅论我国西南部区域旅游业合作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7-51.

[5]武康平,费淳璐.西部经济增长的方式与途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孙恒忠,汪欢.中国西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机遇[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2):18-22.

[7]梁志明.论东南亚的相对统一性与多样性[J].社会科学家,2000,(5):4-8.

[8]翁玉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前景[J].南洋问题研究,2001,(2):8-13.

[9]黎鹏,韦复生.世界著名经贸组织[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163.

[10]IMF,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 2001.

[11]黎鹏.提升沿边开放与加强跨国区域合作研究:以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