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以黄种人为主,目前有约5亿人口。其中,中南半岛上多属藏缅语系,多信仰佛教;马来半岛的居民多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信仰伊斯兰教或基督教(天主教)。具体可将东南亚分为三大宗教区域:(1)以佛教为主的区域(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和新加坡);(2)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区域(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和菲律宾南部);(3)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的区域(菲律宾北部和中部)。整体来看,东南亚地区民族、宗教等构成复杂多样(表2-5)。但历史上受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的影响较大,同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7]。
从历史上来看,东南亚国家在二战后才相继独立,此前长期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单一性,以出口原料为主。尽管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下有很强的相似性,但由于发展战略的不同,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水平在内部也存在很大差异。以东盟成员国为例,早期加入的东盟成员国如新加坡等已经改变了殖民时期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制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形成了一定基础,已经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但后期加入的东盟成员国尽管在最近发展速度很快,但经济结构转型任务仍然很重,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老东盟成员国。所以,在东南亚国家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
表2-5 东南亚各国人口、民族与宗教简况表
续表(www.daowen.com)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整理。
东南亚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区域经济中心,包括中南半岛上的大河三角洲、马来亚、爪哇、苏门答腊和大马尼拉等地区。但目前东南亚地区整体上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有新加坡、文莱、泰国、马来西亚,居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印尼、菲律宾、越南,尚处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列的缅甸、老挝、柬埔寨。从经济结构来看,东南亚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这也使得不同地区间的竞争明显。具体来看,除新加坡已经完成工业化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农业上基本上以种植业为主。在工业方面,除新加坡外,其他成员国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但目前各国工业化的目标与工业结构存在雷同的现象(均以轻工业和电子工业、装配工业为主),机器制造业薄弱,互补性工业产品不多。在自然资源方面,除石油和天然气外,也是大同小异的。类似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相近的外贸结构,这导致区域内的贸易潜力不大,经济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