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把所有企业按生产上的联系组成相互依存、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运转正常的生产协作网络,即地域生产综合体。因此,区域内企业的空间扩张与区域外企业的迁入共同影响着跨国区域合作空间相互作用的发挥,通过加强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地域空间生产综合体,并进一步通过循环累积效应来提高自身实力,从而不断推动跨国区域合作的进程。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通过上述表现形式来完成,而上述表现形式几乎都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企业的运行来实现,因此企业可以看作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基础,通过企业的资源流、商品流及生产联合等途径实现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发展企业这一主体的积极性,使其成为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主体,从而不断深化和加强跨国区域合作开发。

一般而言,企业在跨国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跨国区域内的企业空间扩张以及域外企业在跨国区域的空间集聚,具体而言:

(一)区域内企业的空间扩张

区域内企业是指企业的原始(初始)区位就在跨国区域内,当开展跨国区域合作开发时,这部分企业将成为合作开发的重要行为主体。域内企业的空间扩张,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组织的空间扩张,即企业组织在空间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市场的空间扩张,即企业占有市场的扩大。

在跨国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两种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扩张,其结果都将实现跨国区域的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产业的空间转移。这是因为,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会发生地域上的扩散,而且产生各生产环节上的裂变、分工,形成产品纵向分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把所有企业按生产上的联系组成相互依存、密切协作的有机整体,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运转正常的生产协作网络,即地域生产综合体。[6]把生产同类产品而处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企业进行整合,从原料供应、原料初加工、零部件配套、成品组装到运输、销售等,形成跨区域的生产协作网。这类企业集团往往以某种产品为主体,组合、配套以至吞并其他同类企业,形成不仅拥有本土上众多协作企业,而且在跨区域范围内也拥有庞大生产协作网的企业集团。区域内企业跨区域生产分工会引致家庭户、经济个人和产业的跨区域分工,促进经济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这样,区域内生产企业成了推动区际分工合作的载体和纽带。

(二)区域外企业的空间集聚(www.daowen.com)

区域外企业是指企业的原始(初始)区位不在跨国区域范围内,当邻近国家相邻地区开展跨国区域合作开发以后,受利益驱动而进入到跨国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或企业。进一步细分,区域外企业又可以分为参与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非合作区域的企业和第三国的企业。

区域外企业的进入具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这意味着现有跨国区域吸引了产业的迁入,增加了增量。其次,由于产业迁入伴随了资本的流入,这表明跨国合作区域内资本存量的增加。同时,产业(企业)的迁入也意味着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引入,这也会使得跨国合作区域内的软环境得到提高,特别是具有较强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或企业的进入,将会提高跨国合作区域的资本实力,提升跨国区域的技术水平,改善跨国区域的产业结构,增强跨国区域的企业集聚效应。

因此,区域内企业的空间扩张与区域外企业的迁入共同影响着跨国区域合作空间相互作用的发挥,通过加强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地域空间生产综合体,并进一步通过循环累积效应来提高自身实力,从而不断推动跨国区域合作的进程。

在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跨国区域合作开发过程中,跨国区域内企业的空间扩张行为与区域外企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将会同时存在,一直贯穿于整个区域的合作开发过程中,有助于实现跨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