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应用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应用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不同区域以及区域整体的最大利益。目前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可以分为地域分工发展论、地域分工竞争论、地域分工协调论、地域分工合作论、地域分工效益论和地域分工层次论等六个方面。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别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区域间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开展协作的重要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及其应用

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不同区域以及区域整体的最大利益。目前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可以分为地域分工发展论、地域分工竞争论、地域分工协调论、地域分工合作论、地域分工效益论和地域分工层次论等六个方面。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2]

1.地域分工发展论。主要强调地域分工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确定(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有效地避免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问题。

2.地域分工竞争论。主要认为区际之间必然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对有限资源及市场展开竞争,从而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但前提条件是要有统一的区域市场与保证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等“规则”。

3.地域分工协调论。强调由合理分工实现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重组,使区际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保持高度和谐统一和自组织状态,有利于形成高级有序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4.地域分工合作论。认为分工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利于分工的更好实施和区际专业化的发展,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使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由此获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合成效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协作(或一体化)区域在上一级区域中劳动地域分工的地位和作用。(www.daowen.com)

5.地域分工效益论。强调以发挥区域优势为前提的地域分工与合作,这种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整体效益。

6.地域分工层次论。强调建立有序的地域分工层次体系,高层次上的地域分工对低层次上的地域分工有指导和制约作用,使地域分工实现纵向上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资源要素禀赋的差别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区域间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开展协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有效开展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是对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以及比较优势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间的合理协作与分工实现区域以及区际利益的整体最大化。因此,在我国西南地区同东南亚地区的跨国区域合作开发中,要根据不同地区自身的特点,既要从整体角度来考虑中国—东南亚范围、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北部区域范围的合理分工;也要立足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边境地带不同地段、不同口岸或不同边境城市等之间的分工进行合理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