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增长模式的困境

过度依赖投资与出口的增长模式的困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10年中国依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依靠劳动成本低的出口优势,实现了在低端产业和对外加工大发展基础上的高增长。中国自1979年以来,30多年的发展总体上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一方面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居民储蓄率在40%以上,消费倾向低,消费拉动力弱,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成为中国发展的困境。

过去10年中国依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依靠劳动成本低的出口优势,实现了在低端产业和对外加工大发展基础上的高增长。10年GDP年增9.9%,出口年增22.2%,有的年度25%以上增长。2008年后,为对应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了政府投资拉动,目前投资率占50%,消费率占35%,通过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建设支撑了9%以上的高增长。中国自1979年以来,30多年的发展总体上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它造成:(1)经济总量大(世界第二),但素质不高;(2)依靠投资拉力,但弱化了内需拉动;(3)产值高但效率、效益低;(4)高资源环境耗费,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与资源(矿石、水、土地)耗竭,大量农地粮田被占用,粮食进口已加大。这种低素质、数量扩张型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在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大调整、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当前,传统的发展方式和高增长模式业已走到尽头。

第一,在欧债危机深化,美国经济艰难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越、印、孟、菲、墨等国的竞争下,我国出口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沿海省份正经受加工企业倒闭的痛苦,中国经济面对着出口萎缩与外需不振。(www.daowen.com)

第二,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一季度增长大下滑,依靠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强拉力——投入4万亿人民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托起和支撑了近两三年经济高增长。一方面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居民储蓄率在40%以上,消费倾向低,消费拉动力弱,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成为中国发展的困境。为保增长,人们不能不继续目前“大规模固定资产拉动”,依靠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增长发展中的投资偏好,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惯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