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能把公有制为主体简单归结为“量”和“比例”问题,它既包括公有资产“量”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公有经济“质”的优化,也就是应主要着眼于增强公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6]第二,要通过改革,切实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确,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模式缺乏“活力”。当前,一大批国有企业已成为富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增强公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坚持和贯彻好公有制为主体,不是要不分领域,搞“全覆盖”的公有制,而要着眼于增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不能把公有制为主体简单归结为“量”和“比例”问题,它既包括公有资产“量”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公有经济“质”的优化,也就是应主要着眼于增强公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第一,要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或部门——包括军工、石化、电信、重大装备制造等——集中国有资本,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增强影响力,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实力。[6]

第二,要通过改革,切实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确,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模式缺乏“活力”。30年来,国有企业通过发展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以及通过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当前,一大批国有企业已成为富有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中央企业有19家,比2002年增加12家。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万户,正好减少了一半;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到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达1.2万亿元,增长了14倍。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681.5亿元,上缴税金6822.5亿元。(www.daowen.com)

实践证明,我国30年改革找到一条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公有制企业效率的道路。当然,我国国有经济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搞活。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结构的调整,金融、财政体制和政府职能等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公有制企业依靠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依靠企业内部和谐的劳资关系,以及先进的企业文化等,在获得更大活力和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