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家庭工商业的发展,似乎是一个谜,人们的评论很多,很早(“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有“资本主义看温州”的说法。迄至今日,人们评论仍然很多,看法有分歧,但是认真地加以思索,可以这样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个体性质的家庭经济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温州人说,他们的家庭工业的发展是“逼”出来的。这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国家不能提供大量投资,经济发展很慢。这种条件下,能不能实现产值翻两番,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实行联产承包制后,80多万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人民群众能否脱贫致富?620万人口,人均0.46亩地,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原有的集体经济模式不能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相当一部分不能解决温饱,平阳等地不少人出去讨饭,温州人很多都在全国各地弹棉花,做家具,打石工。每年新增加10万劳动力,就业问题难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尖锐,年轻人东游西荡社会秩序乱。以上情况表明,那里的人民迫切地要求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去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小生产。
第二,温州的家庭工业是“扶”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新的农村政策,家庭联产承包使农民有经营自主权,又允许农民经商,从而解除了农民家庭生产与经营发展的人为桎梏,特别是当地政府采取了开明的扶持家庭经营的方针:一少管,二扶持。
第三,因势利导。温州发展家庭工业有其自身的有利条件。尽管经济和交通不发达,但是却有着从事经商的传统。人们都知道,温州匠人跑遍全国,而青田人当厨师的更是散见于西欧和世界其他地方。温州人在历史上形成的较为浓厚的商品意识,成为这里的市场和家庭生产得以较早和较迅速发展的一个精神因素。(www.daowen.com)
第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温州家庭生产起飞的最重要的原因。
温州家庭生产的起飞,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推行,是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机制的必然结果。农村的联产承包制,赋予农民家庭以生产自主权,使一个个农家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家庭不仅可以独立自主地从事种植业的活动,而且有权独立自主地从事商业贩运活动以及工业生产活动。几千年来命中注定只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有了涉足工业和其他事业的舞台的可能性。商品经济扩大了农民的眼界,增进了商品意识和锻炼了经营能力,从前因循守旧,轻易满足的农民,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商品生产与经营者。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竞争十分激烈,使那些家庭生产者必须从发展开拓中求生存,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赋予个体农民以发展家庭生产的冲动,而且使它有了发展与扩大家庭生产的条件,从而使农民家庭生产的向纵深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孕育、激励与推动个体性的农民家庭生产,使它成为以公有制商品生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