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调节与国家引导的机制:理论认识的发展

市场调节与国家引导的机制:理论认识的发展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强调“利用市场调节”,提出市场两个“全面覆盖”“逐步缩小指令性范围”,提出总体上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提出了新体制的模式框架:企业、市场、间接调控,对我国社会主义在经济理论认识上有了新的发展。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回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理论上有倒退,体现了认识发展的曲折。

市场调节与国家引导的机制:理论认识的发展

事实上小平同志一直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一理论艰难推进,既是在于需要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在于僵滞性传统观念,关键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难以打破,因而,人们即使认识到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引进市场,认识到应该增强市场经济的作用,但是总还是要采用并列式(是计划经济又是市场经济)、排座式(计划经济首位)或是主辅式(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使用式(中学为体,西方为用,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市场调节是“手段”),即使强调市场,也是扭扭捏捏地谈论市场的作用。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三个提法。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概念,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理论观念。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强调“利用市场调节”,提出市场两个“全面覆盖”“逐步缩小指令性范围”,提出总体上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提出了新体制的模式框架:企业、市场、间接调控,对我国社会主义在经济理论认识上有了新的发展。(www.daowen.com)

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回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理论上有倒退,体现了认识发展的曲折。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的改革,在其深入发展中,以其固有的逻辑,导致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