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认识是,在曲折中发展,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潮,在方法论上是:因循书本,因循思维模式,因循传统做法。因而奉行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提法,计划经济等于传统指令性计划。这一理论认识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于梳理我国多年实行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经验教训:十年的发展商品经济实践中取得的新经验,面对的新问题、新困难,对之进行深入分析、反思并提到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理论高度,从而得出的命题。
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的传统经济体制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政府实行大包大揽,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庸,处于无权地位,这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产品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尽管这一体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初创时期,特别是苏联30年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初建的艰难时期——有其积极作用,但是否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的产品社会主义理论毕竟是超越了和违反了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因而,(1)按照这一理论而构建起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国家行政附庸,缺乏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力,照计划生产,照章办事,人员机构不断膨胀,吃大锅饭管理,技术进步慢效率低,“企业管死,把人变懒”。(2)产业结构难以优化,特别是主观指导的畸轻畸重,更造成结构失调,主要是重工业快速发展,而轻工业、农业落后,消费品匮乏,供应紧张,大量配给制和排队,人们消费受到抑制,生活水平提高慢。(3)行政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企业处在封闭状态,不能实行联合,没有竞争压力,大中小型企业各行其是,生产要素不能流动,企业组织结构不能优化。(4)闭关自守。外贸作为平衡计划物质的工具,而不是参与国际分工,在经济国际化中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国家综合生产力的作用。
以上种种决定了计划经济制度下,其增长成本高(代价大),效率差;主要的是计划体制下,人们难以发现这些缺陷,而一旦转向引进市场,问题就暴露出来。(www.daowen.com)
经济越是国际化,这种体制的弊端越加明显,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1)国家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或“老公不如老外,老外不如老乡”;(2)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外延型的,靠财政,特别是信贷的投入;(3)国有企业投资分散化,中小型企业大发展;(4)需求膨胀价格上升,掩盖了国有企业效率差、竞争力弱问题,以及结构失衡——长线越长,短线越短问题;(5)特别是一些指令性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上不去,设备老化更新不了,价格僵硬、偏低(例如煤炭定价50多元1吨,而成本100元,高于市场卖价数百),职工缺乏积极性,企业无活力,效差上不去,“短线越短”,它就越加显得僵化不灵,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难以得到发挥,甚至造成了人们从未想到的那种经济衰败的状况。战后40年(民主德国不如联邦德国,苏联东欧不如西方,香港20世纪30年代就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战后超过上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间经济反差增大,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并未取得。对传统计划体制不能全部否定,但是不能不对它予以冷静的估计和看到它的弊端。“换脑筋”就是要改变用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来对待传统计划体制,看不见它根本上已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看不见对它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是不可阻挡的,早已孕育成熟的改革必然要发生,而改革的中心课题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引进市场机制,建立起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新经济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