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信贷资金“一控就缺”的现象,有其深层原因,这就是在双重体制共存下的信贷扩张机制。
由于改革不到位,特别是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缺乏自我约束,企业表现出投资饥饿和消费亢进,普遍的生产扩张,带来产业结构重构和失衡;由于市场调节力度弱以及企业缺乏自我调整功能,存量结构不能优化;在利益的驱动下,经常处在结构失衡中的庞大的国有企业体系,只有依靠强的,甚至是过度的投资需求和生产外延性的扩大,才能维持其运转,支撑经济效益。上述情况体现了传统的速度效益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矛盾。依靠生产外延性的扩大,依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高增长,意味着货币和信贷扩张,它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现金平均为20%左右的年增长及信贷20%以上的年增长。1992年以来,首先,在我国出现了支撑以13%的年率高增长的强投资拉动,后者是以银行的信贷扩张为前提的;其次,经济中高热点——股市、房地产、开发区等——也是以十分松动的银行信贷为条件的;其三,1992年以来我国城市职工收入15%以上的年增长,也是以银行对企业提供十分充分的流动资金供应为条件。1992年现金增长37%。可见高增长和信贷扩张机制在1992年以来的经济中有鲜明的表现。
信贷扩张机制,是经营模式转换改革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情况下的产物,是一种“热胀运行症”。就企业来说,它表现为“资金饥渴症”,即要求不断地扩大生产和不断地扩大信贷规模。由于产业结构失衡,产品缺乏销路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个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包括自我淘汰——的企业体系,必然需要更大的需求拉动和更多的信贷供应,来维持其运行,像奔跑后的鹿呼唤着水一样,不断扩张的企业普遍呼唤信贷资金。这种“热胀型”经济一旦实行紧缩,就会表现出如“缺氧”一样的负效应。可见,从我国的经济“热胀型”运行这一背景出发,人们对于实行金融宏观调控导致十分敏感的资金紧缺效应,就不会感到奇怪了。(www.daowen.com)
事实上,1993年金融紧缩,较之1988年,其力度是较小的,而且是先紧后松。1993年7~9月银行着眼收回拆借资金,信贷控制奇紧,10~12月增加2500亿信贷,1993年全年信贷4846亿元,增幅37.1%,仅次于1992年。但对于以需求不断的信用扩张来支撑其运行的国有经济来说,银根收紧的负效应,在经过一段“时滞”后终将表现出来,如1993年末以来的国有企业运行障碍和经济活动衰退。可见国有企业遇到困难,不仅仅与宏观调控下资金供应制约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的缺陷有关,与市场机制的调节力量薄弱和国有企业的自我调整功能缺乏有关。可以说,资金供应的制约只是外因,而经济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则是内因,是根本性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