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平同志的生产力论及其理论意义

小平同志的生产力论及其理论意义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做了清醒的估量,强调发展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形成新产业,小平同志清楚地估计着东南亚四小龙高速发展和新加坡经济,提出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要在经济上、综合国力上进行竞赛,赢得“比较优势”的宏伟的、跨世纪的任务,而且把这一竞赛,提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些论述有重要的意义。小平同志这些论述,可以说是姓社的根本战略。

小平同志的生产力论及其理论意义

1.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是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的学说

2. 坚持把马列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对于像中国这样在落后物质基础上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形态来说,其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只要人们在谈社会主义时,立足我国实际,人们就容易看清楚,无产阶级在实行第一轮向旧制度冲击——政治革命胜利与经济改造的胜利——之后,其第二轮的冲击,其主要目标就应该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其他。

3. 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放在当今世界的实际之中,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的状况对比,来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小平同志站得高,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相联系,来考察它的优势、劣势,来找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提出要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目标,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不是闭起眼睛,不看世界,抽掉物质生产力状况来谈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列宁对革命后的社会主义认识很清醒,基于俄国落后面貌,提出实现超过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任务。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危机,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不能正确把握苏联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差距,以为社会主义不仅有制度上的优势,而且在物质技术上也很容易取得优势,提出“社会主义建成论”。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搞阶级斗争,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资本主义仍是我们的大敌,关起门来斗,这是由于没有看清世界资本主义也在发展,科技技术革命还在兴起和转化为生产力,看不清在物质技术上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差距还在拉大,“优势”建立不易。而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做了清醒的估量,强调发展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形成新产业,小平同志清楚地估计着东南亚四小龙高速发展和新加坡经济,提出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要在经济上、综合国力上进行竞赛,赢得“比较优势”的宏伟的、跨世纪的任务,而且把这一竞赛,提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些论述有重要的意义。(www.daowen.com)

4. 体现了对历史新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败。经济原因是根本的,社会主义只有在物质上不断增强,才能增强其凝聚力,社会主义好,不仅仅是公正,而且还在于它能“普遍富裕”。“穷社会主义”,公正有之,富裕缺乏,优越性一不完全——物质上未表现出来,二不充分——人民需要的未能充分满足。

5. 有关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的阐述,是对1989年社会主义苏东挫败的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指出了反对和平演变的根本之途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面临着挑战,苏东社会主义挫败。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要迎接挑战,用什么方法,取决于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总结不清楚,对策就不会那么恰当。苏东挫败是由于党的路线错误,国际和平演变,政治思想教育的缺失,有计划经济等原因。经济原因是根本的。

可见,既要有全面观点,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国内领导方针、政治思想工作、经济工作、宗教关系、民族关系,都要抓,归结为: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加强,最根本的是经济要上去。这对于社会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社会主义生死存亡。小平同志这些论述,可以说是姓社的根本战略。从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高度,来加深对“经济为中心”的认识,这对加强人们坚定不移执行基本路线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