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宏观紧缩,首先出现的新矛盾是资金短缺。流动资金不足,是紧缩时期经济的特征,它既是实行宏观紧缩的手段,借此对过热的经济施加抑制作用,但是也可能因资金过度短缺而产生诸多副作用。
严峻的紧缩措施即“急刹车”,开始于1988年9月猛烈收紧银根,迄至1989年10月,中央银行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流动资金供应开始紧张,出现了企业难以进行正常营运,企业间债务拖欠增长和收购农副产品中的欠款——打白条。1989年以来,企业对流动资金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资金短缺”面越大,短缺程度日增,企业经理一致疾呼“资金紧”。中央银行对重点企业实行“点贷”,但无助于资金紧的缓解。“资金畸紧”是我国改革以来的膨胀经济在进行紧缩中的必然现象。
1. 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扩张的“急刹车”带来惯性的投资饥饿与运行障碍
我国经济经过十年改革,当前仍处在模式转换过程之中,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机制还很不健全,存在着基本建设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内在趋势:
第一,由于工作中急于求成,造成经济过热,投资失控,基建规模很大,再建项目很多,需继续完成的基建量大。
第二,结构失衡,需要进一步扩大短线投资,经济才能正常运行,从而出现水多和面,面多加水中的持续短缺现象。
第三,投资主体多元化,预算外资金占基建支出的半数以上,特别是财政包干体制,形成地方投资欲望亢进。
第四,集体、个体、私营,特别是三资企业处在迅速增长期,这是基本建设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存在多种主体“一齐上”的强烈势头;另一方面又存在不健全的、缺乏约束力的银行金融体制,从而导致投资信贷规模的急剧增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1978年的55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1700亿元,加上带有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科技、农业贷款,共达2700亿元,依靠固定资产扩张而加快增长的经济,在“急刹车”中自然会出现惯性的投资饥饿和由此带来的运行障碍。
2. 具有流动资金不断膨胀性质的经济难以适应急剧紧缩的形势(www.daowen.com)
第一,每年竣工项目大,投入生产营运的新企业需要新增流动资金达数百亿元。
第二,原有企业追求产值,造成定额流动资金膨胀(30%),银行信用难以满足。
第三,多种成分的企业在大量兴办中,需要新增营运资金。
第四,物价上涨,使每年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加之以企业怕原材料涨价,物资普遍超储,因而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增大。
第五,流动资金供应体制的缺陷:1983年后,财政不再承担流动资金供应,而国家财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财政无力承担拨给流动资金的任务;企业不补充流动资金,自有资金用于消费。为此,银行在1983年后背上沉重包袱,难以充分满足经济正常增长对流动资金的需要。
第六,财政金融体制未理顺,各种亏损补贴大(占财政收入30%),财政无力加以弥补,转嫁给银行,由贷款来解决。
可见,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不健全,造成企业不是留足自有流动资金,而是依靠银行贷款,从而造成企业生产越增长,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银行信贷膨胀压力越大。在我国转型中的经济体制条件下,过热的经济总是以银行扩张性的货币、信贷供应来维持的。1985年以来,每年货币增量在20%左右,像狂奔后鹿需要喝水一样,我国持续高增长的经济,需要日益增长的、大量增长的资金供应,而一旦人们采取严厉的信贷紧缩,经济就像缺氧的机体一样,出现资金紧的效应。
可见,我国的宏观紧缩,既要通过紧缩信贷,形成资金的有限供应和昂贵供应,来对过热的经济起抑制作用,又要防止紧缩力度过度。在紧缩银根中应大力争取做到保证总体再生产运行必要的资金供应,保证效益好的重点企业的资金需要,把资金紧缺限制在那些效益差的、长线的、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领域,做到“有压有保”,紧中有活,紧中能活,紧一小片,活一大片,这就是金融宏观紧缩的主要任务。显然,这是一个艰难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