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纵向的划分:
由于商品经济中生产的始发要素是货币资金,,在其他的生产要素成为既定的条件下,货币资金成为生产的决定要素,因而金融市场就十分重要,它与货币资金的筹集、转换、积累、集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金融市场组织的发育完备与市场功能的强化,就能筹集、集中、融通大量的货币资金,就能有一个高扩张能力的生产。
因而,可以说:基础性的市场是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枢纽性与核心性的市场是金融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极其灵敏的市场调节作用而引人注目。
市场体系的结构:物质要素市场、人身要素市场、资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财产占有权,有价证券)。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个市场化的过程。(1)消费品的市场化。人们不再为自己生产消费品,而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商品和生活用品。(2)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有物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一方面有劳动力的市场化,资本主义企业家从市场获得各种生产手段与劳动对象,另一方面,从市场获得劳动力。(3)货币资金的市场借贷,即作为资金商品而在市场售卖,这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现象。资本家由此不再依靠自己的资金,而是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去融通(借与贷),筹集资金,扩大自己占用的资金规模,同时在股票等投资形式上,借助财产的资金化与市场流动化,大大促进了企业的联合,以及资金在不同部门中的转移,可见,资金市场,所引起的资金流动大大增强了企业自我扩张与自我调整的能力。由于货币发行及资金信贷的状况关系总需求,国家通过金融的宏观控制——通过金融市场的公开政策活动——外汇政策——就可以控制有购买力的需求,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节奏。因而,资金市场成为国家发挥调节作用的一个重要结构。可见资金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国家进行调节的市场经济中,占有枢纽的地位。
金融市场的渗透其他市场。现代商品经济资金信贷关系,已经渗透一些消费品、生产资料、劳动力的买卖之中,依靠资金信贷活动来从事生产经营,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因而,物质商品生产,劳动力市场化的需求,供给的形成都是借助资金市场状况。发达的金融市场,才有发达的消费品市场流通,才有发达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流通,才有灵活的供给、需求变动,才有现代十分灵活的市场经济。
价格变动机制依托于金融市场的供给变动,依托于金融市场的需求变动。
可见,金融市场与市场组织的发展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密切相关,越来越成为后者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市场的发育不成熟,集中地表现为资金市场发育的不成熟。
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重分析研究了劳动力作为商品的本质,但是对于劳动力作为商品,以及它的运行机制则缺乏论述。劳动力市场流通化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特征,在小商品经济中,只存在局部劳动产品和局部生产手段的市场化,小商品经济,基本上依靠家庭劳动力的小生产,它只有少许帮工和学徒,劳动力的市场化尚处在襁褓之中,发达的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劳动的社会化为特征,劳动的社会化,首先表现在这一生产打破了家庭劳动力的局限性,而使用多数劳动者群体,后者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交换,即“雇用”而集中于企业之中的。(www.daowen.com)
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交换,和一切商品交换一样,要从属于商品市场交换的机制,这就是说它也存在着价格→供求效应,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调节着劳动力的流动和在不同企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分配,一句话调节着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和使二者建立起均衡的关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劳动力市场交换的机制,使工资=劳动力的价值,即资本规定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由此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市场交换机制,以其十分灵活的对劳动力分配的调节作用,成为整个市场调节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补充和加强了生产要素的市场调节作用,成为强化市场调节的一个重要契机。
人们可以看见,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以其劳动力适应价格的灵敏的流动化,以及适应供给变化的价格变动,大大地促进了生产的调整与发展,从而增强了市场价格—供给效应。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看见,我国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造成企业劳动力或者拥塞过剩,或者匮乏不足,从而造成劳动效率的低下和劳动资源的严重浪费,劳动者工资的刚性及由此产生的攀比。因此,一定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乃是社会主义有效的市场调节的一个必要条件。
以上情况表明,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十分发达的和完备的市场体系。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市场体系则尚处在发育的初期,要素市场还很不完备,市场组织亟须发展。
全面放开的市场价格,乃是市场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前提。我们业已说明,价格的均衡供求的功能,不能使用国家“试错法”,即国家定价,而必须是由市场形成,因而,必须是实行“放开”,即取消价格形成的行政干预,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价格“放开”到什么程度?对一种商品来说,是有限的放开,还是彻底的放开?对多种商品来说,是全部放开,还是部分领域放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价格改革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大体说来,人们对此的认识是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的,有一个过程。即:(1)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国家定价论。(2)粗疏的改革理论的局部放开论,即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主张多数产品计划价格(包括部分浮动价格),少数产品市场价格,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价格理论,尚未超出这一理论。(3)完备的改革理论,主要放开论,除了铁路、航空等少数产品仍然要国家定价外,其他一律放开。
主要放开论是针对特定历史条件来说的,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全面放开论,这就是:(1)对同一商品,要实行彻底放开,使它一市一价。商品在同一市场上,以一个价格出售,这是价格规律作用即市场原则的表现和要求。同一价格,表明了市场的统一性,它是竞争的结果,竞争总使任何想保持其商品有特权的高价出售者不得不降价,最后同一价格出售,从而使商品真正成为“平等派”,在价格上(商品人格,即价格)没有高低贵贱。这样的一个价格,乃是竞争价格的特点,价格起信号调节作用,也在于一个中准价格。双渠制及其恶果是,它不仅违反价格统一性,而且造成物资由计划内转计划外,滋长腐化现象与开后门行贿等行为,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秩序。
(2)对大多数商品要一齐放开,而不能有限放开论。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同时放开,才能形成一种基于消费者自主选择,体现消费者主权的比价关系,这就是一种基于消费者需要的商品之间的替代,这样形成的各类商品的价格,才能一方面反映社会消费需要的状况,另一方面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而这样也才能形成一种适合于消费需要的资源合理配置。
部分产品放开,部分产品计划定价。这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要,但是理想的价格体系,应是全面放开的价格体系。因为各类产品统一市场价格的形成,使它们全面从属于消费者自主选择之下,从而形成各种产品间的合理的自主替代关系,实现消费者主权的要求,这样价格才真正发挥了全面调节社会生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