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生活的矛盾表明: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西部经济的作用,加强西部的发展,以保证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协调,发挥东西互补的作用。在大力实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同时,要放松对西部经济开发的扶持,这可称之为“双向战略”。
加强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重要。
第一,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的鲜明特征是:各地区局部战争正在相继获得和平解决,如两伊、安哥拉走向谈判,美苏、中苏会谈进一步改变战后长期的大国对抗格局,打开了世界和平前景,世界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发展和经济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要趋势。上述形势,给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引进技术以新的机遇,对外开放将有可能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向沿海地区开放,逐步发展到沿江(长江)开放,由东部开放,发展到东西两极开放,或者是由南方开放,发展到南北开放,实行全面开放的可能性正在打开,因而西大门或西南小门户的开放,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www.daowen.com)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使西部地区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拥有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用于发展内地经济,特别是发展西部民族经济的条件。也就是说,历史上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以及历史上南方的滇缅、藏印、藏尼的贸易道路,开始有了现实的意义。尽管现在这个道路还未走通,还未成为一个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通道,尽管四川地理上就西北、西南的门户来说,处在不太有利的扇柄的地位,但是借助于长江黄金水道在对外开放上的有效利用,在西北、西南其他省份的打开边贸下,四川也将得到新的发展机遇。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进行必要的交通建设,把铁路、公路加以接通,和进行生产与外贸的组织,特别是对外开放政策的优惠,创造更加宽厚的(比东部)边贸环境,人们完全可能开拓出西部(北部,中南部)的新的国际市场,并从中获得发展的推动力。这就表明,西部已经面临着新的国际条件,人们应该抛弃西部等于封闭性,是与世界隔绝之区的陈旧观念,而谋求、规划与这一新形势相适应的新发展,充分地利用这一新机遇。
第二,在世界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国际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在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之下,各国都致力于发展高产业部门,进行产业升级,支持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经在逐步消失之中,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成本更低,特别是劳动成本低)使纺织品等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优势,中国台湾和香港正将这些产业转移到泰国及大陆沿海的广东、福建。我们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时,应该站到21世纪的世界经济的高度,高瞻远瞩,做好对付这一新挑战的对策。我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东部地区的发展战略。要看到这些地区面临的引进外资,大办三资小企业的机遇,而加以抓住大力执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使这些地区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但是又要看到劳动密集型企业会遇到的困难与局限性,要着眼于在这块居于全国经济、技术领先的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以应付21世纪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使之互补的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基于中国生产力更好发展的需要,东部地区经济或者是其他大城市,应该是向高、精、尖发展,实行以高精尖产业为主的结构,东部在总体上应带有“高层次”特色和性质,如美国的西部加州、南部得克萨斯州是硅谷,第一硅谷是加州,第二是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一样。基于西部地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考虑到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文化教育水平低等制约因素,西部地区一般可以大力发展粗加工与现代化农牧业,但是也应该充分运用现有大工业能力,大力发展具有效益的深加工和某些西部有优势的高科技——航天、电子、光学制造等——产品。因而,西部不全都是低产业结构,能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的优势的产业结构,是高中低层次并举的,这样我国产业地区层次结构,不是倾斜型,而是波纹型的。这样的一个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优化的产业地区层次结构的形成,意味着地区间有了合理生产分工,有了一个能保障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的合理的总体利益格局。这样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地区配置方式,不仅将能大大加快发展,大大提高我国的出口总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而且,它意味着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当然,地区间发展中的速度快慢,收入高低,仍将客观存在,但是贫困区与富裕区的差距将不会越来越大,收入悬殊化的发展趋势将得到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