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根理论及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的资料来源
1.扎根理论阐析
图3-2 体育特色小镇盈利模式示意图
扎根理论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且深受人们认可与广泛运用的质性研究方法,特别适合运用于一些缺乏理论指导的理论归纳研究中,是由美国社会学者Glaser和Strauss首次提出,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渐渐形成一套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其宗旨在于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深入,对经验资料中的一些模糊性概念与范畴进行系统性收集,在资料达到饱和的状态下,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以形成对研究目标具有显著影响的各个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不断比较、测验与验证,并通过对类似情境下的经验进行检验,从而进一步修改和发展理论命题。扎根理论的核心过程为对经验资料进行三重编码,即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其中,开放性编码是将原始资料在其整体语境下进行拆解审视与对比分析,将繁杂化的材料向精练化的语言转变,进而赋予/提取概念,结含概念在研究中所处的语境,分析概念间的联系,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将概念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含,形成范畴。本书围绕“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启示”这一主线,借肋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这些具体意见逐条进行概念化编码及范畴提炼。编码过程先由作者对资料进行整理,在对所有具体意见进行初次提炼后,邀请研究该领域的博士生和实践管理人员对编码进行校对,并对存在分歧的概念及范畴进行反复比较、甄别和讨论,最终形成各个范畴与概念化编码结果;主轴编码。由于开放性编码所得到的概念、范畴和彼此内在关系较为模糊,需要进行第二阶段的主轴编码,将开放式编码的结果,通过意义比较与归纳聚类,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关联。具体而言,对各个范畴进行系统分析,判断不同范畴的关系内涵,厘清线索,分析确定范畴间的关联类属,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建立范畴之间的逻辑从属结构,最终获得若干个主范畴。进一步地,根据Nvivo10所生成的各个概念参考点及覆盖率,分别统计出不同主范畴及对应范畴的参考点及覆盖率的具体分布。某节点编码覆盖率越高,说明所关注的文本信息出现的频率越高,因而该信息既是评审专家的关注热点,也是特色小镇创建的重点。对不同维度、范畴和概念在各节点编码覆盖率的比较分析,可以窥探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层级特征和重点所在;选择性编码是将提取的主范畴统一整含成核心范畴,探讨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故事线概念化的方式将所有材料开发出来的概念、范畴、主范畴进行内在串联。基于本研究目的,结含从原始资料到主范畴的反复比较、分析和整理,最终将“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启示”确定为核心范畴。
2.资料来源
针对国家所公布的各个特色小镇,每个入选小镇均会获得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作者通过住建部系统全面地收集了专家组针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其中包括浙江省各个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条以意见。这些评审意见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的特点,资料具有较重大的研究价值,因此对我国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发现评审意见均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在后期创建时需要注重或整改的方向性指南,也是住建部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督促检查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创建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评审意见要么是针对目前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不足),要么是针对未来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警示(防范未然),要么是指引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的整改方向(发展对策),要么是指明优秀的体育特色小镇应体现在哪些方面(提供典范),所有这些均是指向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问题。例如,浙江省体育局对首批列入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培育名单的小镇开展了中期评估。根据实地检查情况和小镇报送材料,结合小镇建设进展情况,现对戴村郊野运动小镇、瑶琳山地拓展运动小镇、胡陈乡野户外小镇、铜铃山镇冰雪运动小镇、百丈时尚体育小镇、石门极限运动小镇6个小镇培育单位提出工作整改要求,指出:戴村郊野运动小镇的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小镇“郊野”特色不突出,核心项目不明显;二是小镇规划落地建设进度较慢;三是小镇缺乏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和围绕核心项目打造的赛事活动;四是小镇客厅建设有待加强;五是未出台促进小镇发展政策措施;六是县域、小镇范围内运动休闲小镇标识标牌不明显。对于胡陈乡野户外小镇而言,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镇“乡野”特色不突出,核心项目不明显;二是小镇规划落地进度较慢;三是小镇项目投入额不足;四是小镇缺乏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和围绕核心项目打造的赛事活动;五是小镇客厅建设有待加强;六是小镇氛围不浓,县域、小镇范围内运动休闲小镇标识标牌不明显。通过对这些意见的研究发现,意见整体上来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用词具有凝练性、语句具有逻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适含采用扎根理论的归纳手法对资料进行概念化、抽象化的思考与分析,从而建构与发展理论。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实践启示
通过对我国浙江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意见的收集、整理与归纳,结合体育特色小镇浙江实践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以求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
1.建立健全顶层制度设计
国家体育总局需要在《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加快推出一系列的顶层制度包括小镇规划、创建程序、支持政策、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职责划分、创建实绩监测统计、创建考核、创建试点命名等内容。
2.扩大和深化体育特色小镇认识
其一,国家体育总局作为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创建的决策层需要组织体育产业、特色小镇、标准化领域的专家群体组成研究小组,在对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以及特色小镇进行借鉴和参考基础之上以标准化的思路和模式制定出具有标准作用的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外延、种类。其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先进地区的体育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有关体育特色小镇的理论培训会,从而使各地体育职能部门能够深刻理解和认识体育特色小镇,从而有利于把握体育特色小镇的本质规律制定各地的体育特色小镇创建推进政策,有利于对本地区进行体育特色小镇的宣传工作,也有利于各地区的体育职能部门与发改委等特色小镇决策层面建立对接机制,联合推进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其三,组织召开有影响力的体育特色小镇论坛或参与特色小镇论坛,在学术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内扩大和深化体育特色小镇的认识。其四,各地方体育职能部门需要准确理解体育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体育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全民健身、运动休闲、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不能把体育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体育营地、体育度假区、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体育产业基地等健身休闲功能区、体育产业区、体育产业基地戴上体育特色小镇的“帽子”。[7]
3.跻身决策层面,强化实施层面考核
第一,在促进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的今天,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特别是国家级、省级体育职能部门需要借重以上国家战略和十九大报告中实现人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目标与国家、省发改委进行积极沟通、讲好“体育特色小镇”故事,从而能够跻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等决策机构组织,使体育职能部门在体育特色小镇创建的决策层面拥有话语权。第二,构建对接机制,体育职能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设置专职对接人员,专门从事与体育特色小镇评定工作相关的日常信息咨询、申报材料审核、统筹协调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不断取得实效;体育职能部门体系的运动休闲小镇与行政区划体系的特色小镇相互认定对接;体育职能部门体系的运动休闲小镇与行政区划体系的特色小镇支持政策打通对接,从而使体育职能部门与发改委能够就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达成工作共识,推出更加适应体育特色小镇实际情况情况的专项政策。第三,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需要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实施工作的具体责任者,上级体育职能部门需要加大对其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实施工作实绩的考核工作,同时也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第四,扶持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在县(市、区)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等实施组织机构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联合县(市、区)各个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创建。第五,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为有效推进体育特色小镇创建需要以乡镇(街道)或同级别功能区作为工作的重点沟通和服务对象。
4.实行严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制
为推进体育职能部门体系的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同时为避免体育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建设经年但成效甚微的体育产业项目“换马甲”变身体育特色小镇谋求资金及政策的短期投机行为,建议实行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制。其一,针对当前各地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呈现过热之势,国家级以及地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额出现区域平衡、产业平衡的现状,需要坚持建设实绩作为唯一标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严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的创建理念从而使有限的扶持资源用到实处确保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能够出实效。其二,依据一定的评定考核标准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评定,体育特色小镇评定完成后,为促进其后续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每年度,各地应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将组织专家,进行监督检核和复核。监督检查可采取重点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访以及社会调查、听取游客意见反馈等方式进行。全面复核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其三,对扶持资金以及其他扶持政策实施“期权”制度,即对于纳入试点的体育特色小镇、运动休闲小镇不是一次性给予扶持资金及政策,而是在先期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与政策(占比40%)从而有利于试点对象启动创建工作,当试点对象通过年度考核和最终考核才能完全享受资金与扶持政策,创建不力未能通过年度考核和最终考核的试点对象需要实施追惩制度,追讨回先期给予的资金与扶持政策并予以降级、勒令修正及摘牌。
5.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www.daowen.com)
其一,政府引导体现一是要在体育特色小镇初创时期,政府的制度设计、基本建设规划和建设资金筹集发挥主导作用,保障良好开端,同时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二是政府简政放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特别是着力破除各种制度性障碍。三是政府对于体育特色小镇的决策、规划、设计、投资、激励、监管、考核、服务等各方面实施体制及机制创新,其二,企业主体一是要引入大型企业来建设、运营和开发整个体育特色小镇。二是吸引大型企业投资小镇的重点项目。市场化运作一是规划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需求、自身资源及特色状况进行全盘规划,从而使体育特色小镇具有较高的起点。二是小镇入驻企业选择、企业项目选择、企业启动风险资金引入、企业淘汰机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中介等的入驻和退出,运用公开透明的市场原则来完成的。三是采用市场化营运手段对小镇创建进行营运。四是在条件成熟的体育特色小镇由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实施。五是为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体育特色小镇选址宜临近人口稠密、消费能力较强、基础客源有保证的大城市周边,同时形成“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乃至“+N”的产业集合,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多项产业融合发展,以体育为端口、以旅游引人气、以文化为特色、以产品为赢利点,产生足够大的范围经济和品牌效应,从而以副补强、以强补弱从整体上达到盈利的目的。
6.深入挖掘彰显特色
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魅力在于“特”、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这是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的核心原则,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霞慕尼小镇发展滑雪运动,都是在“特”字上做足了文章。因此,体育特色小镇应在“特”字上做深、做透,讲好“体育特色小镇故事”,需要挖据地域体育资源特色和体育文化特色,找准比较优势,叠加有利因素,提升体育产业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使体育特色小镇间形成错位竞争、分工协作、差异发展。其一,要做好特色产业的科学规划,拉高特色产业的建设标杆,补齐特色产业创新转型的短板,主动出击特色产业的招商引资,积极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联动效应突出的本土领军企业,进一步提升特色小镇的产业能级。其二,各地体育特色小镇创建不能完全照搬国外以及国内其他体育特色小镇或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同质化现象。尤其是发展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为主导的体育特色小镇,应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
7.建立健全体育特色小镇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完善体育特色小镇创建所需的标准体系,建立由政府、协会、专家学者共同构成的体育特色小镇标准化工作小组,研制认定标准、考核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运行标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等。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评定标准以及考核标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需要将评定标准、考核标准作为重中之重,予以优先研制。考核标准制定要减少政策机理,降低考评的政策红利,回归监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进度的本意。不仅要考核投资量,也要考核产出效益,以及高端要素的集聚效应和整体功能的实现程度。不仅要考核产业的特色,还要考核其成色,包括产业的地位、产业链的高度、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等。考核标准需要基于体育特色小镇类型的来加以研制,由体育职能部门按照体育特色小镇类型派遣专家考核小组依据标准进行考核。
8.开展规划建设统计监测工作,形成数据信息流通平台
为使国家体育总局、各地方体育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能够及时获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数据信息,由此对体育特色小镇制度制定和政策及时进行调整,保障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动态推进。需要体育总局则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体育特色小镇数据信息流通平台,并以地方体育职能部门为统计监测工作责任主体,对地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统计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信息数据至全国性的体育特色小镇数据信息流通平台,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职能部门在数据信息流通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审核、验收,从而指导和服务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各地体育特色小镇之间的信息流通和相互合作。
9.积极创新完善扶持政策
对于体育特色小镇,可联合各部门及社会组织,给予多方面的政策保障:在寻求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上,可帮助申请省级特色小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从而享受土地、财政等方面的国家政策支持;在专项资金上,联合政府、协会、社会资金,建立体育特色小镇专项奖励资金;在市场运营政策上,搭建体育特色小镇商务运营平台,为其提供投资运营、金融信息服务等帮助;在人才政策上,可每年定期邀请专项人才进入小镇进行志愿服务,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定期召开人才培训会。建立专门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机构,通过聚集有关规划设计、建设、投融资、IP资源、运营等方面的团队及资源,为体育特色小镇提供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产业项目策划规划、IP及资源导入、建设规划、小镇运营、创建与培育等全产业链全程孵化服务,从而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升提供专业指导。
【注释】
[1]陈磊,陈元欣,张强.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3):41—45.
[2]陈磊,陈元欣,张强.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3):41—45.
[3]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04-27.
[4]胡美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以上海练塘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01):6—10+27.
[5]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EB/OL].2018-10-29.
[6]张立楠.区域经济视域下对黑龙江冰雪体育发展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14.
[7]培育小镇内生活力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EB/OL].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2018-06-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