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体育小镇系统的构成要素

分析体育小镇系统的构成要素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见》中提出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要措施。体育特色小镇的体育项目还要能够突出现代生活品质,也就是说不仅要符合地域特点,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特点。体育小镇如何回应大众日益增长、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提供优质体育服务是当前体育小镇创建的重要议题。

(一)体育资源

体育资源作为体育小镇发展的基础,其开发和利用决定着体育小镇所能发挥的经济能量,而资源能否转化为效益,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从而保证体育资源能够有效运用于重要的领域与环节中,进而形成区位影响力。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体育产业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市场作用,倡导健康生活,创造发展条件,注重统筹协调[15]。《意见》中提出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要措施。在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体育资源的利用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了体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体育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注重社会资金的引进、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还需要合理利用体育小镇现有的体育产业、自然旅游以及体育人文等基础资源。

体育产业资源:“在体育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基于体育小镇已有产业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多元主体、改善产业布局和结构、促进融合发展。丰富市场供给。体育小镇应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完善无形资源开发保护和创新驱动政策、加强体育品牌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这就要求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控好市场投资的时序与规模控制、融资的对象与政府扶持利用、体育产业与旅游运营的专业化导入、资金资本的投入与撤出安排,充分发挥体育与市场的桥梁作用。[16]

自然生态资源: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开发小镇现有自然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为基础发展体育旅游业,进一步加大对热门体育旅游产品的生产、供给与创新力度,进一步加深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从而更大程度地增加旅游业的吸引力[17]。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体育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监管,保障自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8]

体育人文资源:“中国拥有强大的体育消费发展潜力以及体育消费人群,体育小镇对于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建立体育文化展览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物馆等体育文化宣传场所,普及体育锻炼、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扩大体育小镇的消费人群,增加体育小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传统体育运动特色项目,既可以作为体育小镇发展的特色主题,又能够突显体育小镇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9]

(二)体育设施

在我国城市建设的早期阶段,体育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满足赛事的举办需求方面,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可以说,早期的体育设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闲健身的需求日益攀升,体育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体育即生活”“体育即民生”已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体育设施逐步成为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且体育健身需求也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权益。随着人们体育观念的改变,人们在参加体育健身的过程中,对健身环境也开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的设施条件、单一的设施种类、不够齐全的配套服务水平、环境嘈杂的健身场所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人们普遍开始追求更加丰富的体育设施、优质的健身服务以及良好的周围环境等,以便能够充分体验到体育健身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而体育小镇的建设正是以此为基点而应运而生的。

自从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各个地区在建设体育设施的过程中,开始重点考虑当地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建设适合群众进行日常健身的体育设施,这就要求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体育设施的过程中,要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主,积极建设类型与功能多样化的体育设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和区域地理属性来进行,运用“集聚——扩散效应”原理,利用地理资源条件优势,对体育场地与设施进行合理建设与布局,使其形成一个能够供人们进行健身、娱乐与休闲等的网状空间结构。[20]故在体育小镇的建设中应当保证体育设施的全覆盖率,将其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影响力。还需要在达到合理人均体育面积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能够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从事体育活动的体育场馆、体育健身中心等室内体育运动场所的建设,以及体育公园、户外多功能球场、慢跑道、健身步道等可以从事体育活动的室外场地的建设,重点关注老年人、孕妇及残障人士的运动休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和健身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政府管理机构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要改变以往行政管理的模式,采用公共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多种措施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构建一个由企业进行投资管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项目

体育特色小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以体育为主题所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的,集体育、休闲、健康、文化旅游、养老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空间区域。[21]在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就是该小镇的体育项目选择,如何因地制宜地确定好适合当地发展的体育项目成为了小镇规划的重头戏。体育项目的选择不仅事关小镇未来长期的建设运营,更关系到小镇能否吸引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游客。

体育项目的遴选与培育应当充分考虑体育特色小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选择与小镇自然景观相适应、突显小镇文化内核的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小镇的体育项目还要能够突出现代生活品质,也就是说不仅要符合地域特点,还要考虑到消费者的特点。同时,体育项目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与国家政策推动相挂钩。

(四)体育服务(www.daowen.com)

服务大众,让体育成果惠及民生是体育小镇创建的重要动因之一,而完善优质的体育服务是实现体育成果惠及民生的重要渠道。体育小镇如何回应大众日益增长、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需求,提供优质体育服务是当前体育小镇创建的重要议题。

体育小镇,并非是简单地将休闲、娱乐、体育项目集聚到小镇这个空间,更重要的是围绕着体育元素来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服务。在体育小镇的建设中,体育服务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公共服务,利用小镇公共体育设施,满足公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适应公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实施有基础性、针对性和高效性的服务;二是市场化服务,以市场运营为主要特色,提供体育练习、培训、训练、竞赛、活动、对外交流等产生大量消费行为的体育项目的服务。在满足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之上,体育小镇的发展还应着眼于体育与服务市场的有效结合,通过市场构建,吸引投融资,强化体育服务质量,提高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从而带动体育小镇的持续发展。

(五)空间系统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5月5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强调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技术创新与结构优化,促进发展质量的提高。[22]建设特色小镇顺应了国家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也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故而,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需要对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系统特征、人类活动形式等具体情况,将体育特色小镇的所在区域划分成以体育为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对体育产业发展布局、体育产业结构、进行整体布置、调整和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之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还应该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进而形成体育产业功能区或集聚区。

同时,政府在体育小镇规划中,应充分优化体育小镇核心区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强化人口资源的集聚力和对体育特色产业发展的辐射力。对于体育小镇的布局需要注意体育特色产业的辐射范围,在一个区域内,不能重复建设相同特色的体育小镇,应充分了解本区域内的体育产业、旅游、人文、赛事、健身、休闲等资源基础,科学规划资源配置,坚持以合适的体育资源作为体育小镇的建设主体、其余体育资源为辅的建设理念,突出小镇特色体育资源的优势,使体育小镇做到“小而美”“特而强”,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

(六)支持系统

一是产业支撑:以体育特色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体育小镇的生产力来源于“体育特色”,“体育特色”源于体育产业。而体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优势,促进体育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体育特色小镇才能实现正常发展与运营,也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因此,其最基本的支撑条件就是以特色体育为核心,对体育产业进行升级,而基于当地体育特色产业与区位资源的创新创业主体即为该系统的主要行动主体。

二是政策引导:以目标建构为核心的政府引导。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主体,政府主要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与培育作用,其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办法,以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方向。所以说,政府在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另外,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对相关政策与规划的制定,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并将顶层设计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指标上,同时在关键性产业的定位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特色小镇不只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同时也是推进政府政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载体。

三是社会参与: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多元治理。体育特色小镇并不是单纯地对区域经济进行升级与发展的试验区,不只是具有单一的经济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新型平台,要想最大化地实现其功能,就需要实现“产业、休闲、康体、赛事、旅游、宜居”等多种功能的融合。作为一个发展整体,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与运营需要各个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彼此适应与共同治理,既需要各个系统要素的共建,同时也需要各个主体能够对资源进行共享。作为众多主体中的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制定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还应该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基础建设与环境供给等方面提供足够的政策保障;另外,作为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应该做好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作为社会企业,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的行为主体,应该以创新与共赢为目的,积极构建资源互惠互利、共创共享的竞争合作机制;作为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业者与高尖人才既是体育特色小镇文化的构建者,同时也是体育特色小镇文化的被影响者;体育特色小镇的当地居民,一方面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受惠,另一方面也参与着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应该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化解各方冲突、执行整合的功能。

四是文化引领:以体育文化支撑为核心的精神引力。在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维度。另外,文化也不只是一种产业与资源,同时也是一种聚集人才的重要精神引力。因此,要想充分实现体育特色小镇在产业方面的“特而强”、形态方面的“小而美”,就有必要加强对文化支撑系统的建设。所以,要想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充分提升体育特色小镇共同体的价值凝聚力。随着人文生态消费理念的改变,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充分注重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加大对文化的多维度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提升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当然,体育特色小镇的四大支持系统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更深层次上讲,体育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并影响着政府引导,从而影响着政府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个参与主体利益的协调与资源的整合利用;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所构建的共建共享机制又促进了体育特色小镇文化支撑系统的产生与发展[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