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生鲜商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无论你来自何方,生活在哪里,蔬菜、水果、肉食、水产等食品几乎都是每天都要食用的,因此,生鲜市场的规模可以达到万千亿级,且发展潜力巨大,而且目前电商在生鲜类产品的渗透率还不足1%。在这种情况下,生鲜电商一度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吸引了无数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目光。如今,发展农村电商的声势越来越浩大,把来自广袤农村的丰富生鲜产品运出去,直接送达人们的餐桌之上,是一件造福民生的大工程,也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大市场。因而,生鲜电商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又一次来到了时代的“风口”。发展生鲜电商,可谓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2014年8月,布局海外直采的生鲜电商中粮我买网宣布完成了“食品电商史上最大融资”,融资金额高达1亿美元;2015年1月,前搜狐联席总裁王昕融资3亿元创办了生鲜电商品牌“春播”;2015年4月,华为荣誉前总裁刘江峰以1亿美元的天使轮投资创办了生鲜电商品牌“Dmall”;2015年5月水果生鲜电商品牌“天天果园”完成了由京东领投的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生鲜电商发展态势一浪高过一浪。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诸多生鲜电商中盈利的竟然只有1%!
“生鲜活,超市活”,在传统的超市经营模式下,生鲜市场是盘活超市经营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电商运营中,传统的经营模式却失效了,生鲜市场成了一块最难啃的“骨头”。这诚然有生鲜商品本身的原因,强调新鲜,具有时效性而且损耗巨大,标准化程度比较低,而且对仓储、物流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都造成了生鲜电商的成本较高,而收益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小食品生鲜电商“三只松鼠”在干货类零食上做好,做专业,绝不盲目扩张到其他食品;稳扎稳打做品牌,而且不一味追求低价,有的产品甚至还可以有溢价,但是消费者认可了你的品牌,也是可以的;另一家生鲜食品电商“沱沱工社”则采取了注重管理,降低成本的方式,通过“零售业的管控+保存设备的提升+配送设备的提升”,使得损耗率从34%降到了1.75%以下,保障了盈利。这些成功的案例是值得小食品生鲜电商借鉴的。(www.daowen.com)
“巴山农夫”致力于高山农产品品牌的创造,其创始人董生辉曾经在西藏工作过6年,对于高山农产品有足够的经验。当他决定了生鲜电商的创业方向之后,在产品定位上选择了中高端市场,而且在北京业内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打造了相当大的影响。“巴山农夫”目标市场锁定了一线城市北京,而基地则远在湖北恩施,这样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以及高损耗率势必造成利润率低下的问题。发展速度太快,而又失去了投资,导致弹尽粮绝。当“巴山农夫”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正在建设自己的全产业链,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止步了。
生鲜类电商都不得不面对生鲜产品自身三大问题:一是高昂的物流、冷藏成本;二是高损耗率,行业内一般的损耗率是20%,高的甚至达到40%;三是质量标准不统一,大多数农产品是农民生产出来的,各家各户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标准化。这些问题形成了生鲜电商难于突破的瓶颈,也是导致很多生鲜电商败局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