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的“千县万村计划”到京东的“3F战略”,电商巨头们显然已经看到了农村电商的广大市场,也对电商下乡策略有了整体的规划和实施步骤,因为作为电商行业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都深深懂得,做电商不是凭借机会、趋势和创业的热情就可以成功的,必然要有切实的措施促使电商形式的落地。
农村似乎是假冒伪劣产品的聚集地,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抽检了某个网上农资电商,发现该平台上80%的农资都是假的,农民一直饱受假货之苦。京东CEO刘强东常常强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说他“更熟悉农村,更清楚农民想要什么”。
京东的“3F战略”包含工业品进农村战略(Factory to Country)、生鲜电商战略(Farm to Table)和农村金融战略(Finance to Country),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身在农村和城市的用户创造全新的价值。
京东从2015年10月开始在四川发展农村电商,重点是打造每一个县域的特色农产品。刘强东表示,十年以后全国的用户无论提到四川的哪一个县,都能够想到当地一个特色,比如一说茶叶就会想到青川,一说竹荪就会想到宜宾,等等。将农村地区丰富而特色的物产名片化,为天下用户所识,并且逐步推广至全国所有乡镇农村。
京东农村电商网络的基础布局已经基本就绪,目前在1000多个县级地区设置了1000多个“京东帮”服务店和700多个“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了10万名的农村推广员,共同发力推行农村电商。
作为京东的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也早就开始关注农村市场。从2014年10月第一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在浙江建立起,阿里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已经覆盖了全国6000多个村,村民都装上了“村淘”App,还招募了大量农村淘宝合伙人。2015年阿里又推出“智慧农村”概念,阿里的下乡规模也是由点到面逐渐铺开。阿里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个村级站点升级为生态服务中心和民生服务中心,阿里所有的产品都要全方位地“打入”到农村市场中去。
然而如前文所述,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还是其他电商企业,要发展农村电商,他们都共同面临着许多待解的问题。只有这些痼疾得到真正解决,发展农村电商才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噱头和概念,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1.地方政府的支持
电商想要全方位进入农村市场,并获得农民的信任和认可,首先要与地方政府达成深度合作,这与城市电商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例如2014年,阿里邀请来自全国26个省区、直辖市的176位县市级领导召开了著名的“县长大会”,来传达农村电商的理念。由政府牵头做电商,政府在政策和方向上可以给予支持,帮助电商企业们整合各路资源,为其做宣传推广,让电商们的农村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2.物流难题(www.daowen.com)
2015年10月29日下午,一辆货车正向四川省仁寿县禄加镇的铧路乡连新村行驶,村道弯弯曲曲,路面颠簸而且很窄,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过,货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快递员黄强打开货箱,将一台电视机抗在肩上,又走了近一公里,才最终送达了用户家里。自从京东的大家电促销活动走进农村,仁寿县成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后,很多村民会都通过网购来获得家电产品了。但物流痛点仍是影响用户体验、配送效率和成本的大问题。
电商下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物流难题。在幅员辽阔、人口分散、自然环境恶劣的农村市场,要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需要物流企业增派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成本。根据计算,乡镇农村配送在30公里内,物流成本是城区的3倍,达到60公里则变成5倍。2015年9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该意见出台的10项重要举措里有4项都提到了物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加强农村宽带、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京东从2007年起开始构建自有物流体系,自建物流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其自有物流品牌“京东帮”就像是京东在乡间建立的一个个小的分公司,让京东商城的全业务可以无缝覆盖到全国县乡级农村市场,让千千万万的农村消费者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低价正品的网购服务。
阿里巴巴依靠菜鸟物流实现配送。菜鸟物流建立于2013年5月,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物流骨干网络,其最终目标是“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2014年7月,阿里启动渠道下沉战略,标准化产品直接送货入户,大家电产品可以直接送达2600多个区县、50多万个村。
3.开放生态
农村电商的发展目前仍然相对集中在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村镇,虽然上至国家、政府下到普通农户都已认识到电商的趋势,但真正的实施道路还很漫长。因此,农村电商的生态必须是开放的。
以阿里巴巴打造的年货节为例。农历的腊月初八是传统的民俗“腊八节”的日子,在陕西延安阿里启动了首届“阿里年货节”,主题为“全球年货、团圆盛宴”的农村淘宝线上线下活动自腊八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左右。
这次的年货节,阿里喊出了“让洋货下乡,让土货进城”的口号,对于打造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面对全网销售大有裨益。全国的用户都可以通过阿里的天猫和淘宝等电商平台购买到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既丰富了城市用户的餐桌,又让农户增加了销量,提高了收入;对于延安等当地政府来说,可以通过节日加强农产品地域标签,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而平台方阿里则借助“年货节”加速了电商下乡进程。总之,年货节是一举多赢的购物狂欢节。常态的电商购物节往往是买卖双方和电商平台之间的事情,而农村电商购物节所惠及的方面和影响力则是完全不同的。
“互联网+”要做的是打造生态圈,将生态与平台连接,才有利于该行业的整体升级。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电商下乡的战略。电商下乡的未来一定是要构建起一个生态模式的农村电商,农民可以运用互联网工具来改变、改善他们的生活,农产品可以走出去,好的创业模式和发展机会可以沉下去,一个美好的生态农村电商时代正在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