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要素稀缺诱导的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在技术传播的突破期,需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试验、评价等工作,并证明该科技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

1.农业科技创新的诱导理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诱导理论主要有以J.K.Hicks为代表的基于要素稀缺诱导的科技创新理论和以Schmookler为代表的基于市场需求诱导的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1)基于要素稀缺诱导的农业科技创新理论。Hicks以美国农业发展历史过程为案例、Vernon Ruttan和速水佑次郎以日本农业发展历史过程为案例,系统分析并比较了以美国为代表的通过农业机械技术选择的方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以日本为代表的通过生物化学技术研发方式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素诱导机理,即一个国家、地区、组织的要素稀缺性决定了其科技创新的方向与目标。同时,作为稀缺要素,其价格的变化会引导对该要素的使用,引导一系列以降低要素使用量为目的的技术变革与技术改善。

(2)基于市场需求诱导的农业科技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同样是市场经济行为,其目的是追求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预期收益的高低取决于采用了技术创新后所生产出的新产品预期收入。

2.农业科技创新的阶梯式递进原理(www.daowen.com)

阶梯式递进原理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过程是从对技术的初认识、对技术的感兴趣、对技术的评价、(反复试验)到采用该技术等多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且不同的组织或农户对某一种农业技术或农业成果的认可、接受与采用的时间和过程也各有不同。这个阶梯式的过程表现在:某些组织或农户对新技术的采用,会使其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数量,并降低产品价格,而后最初少数接受并实施者得到的超额利润逐渐下降,最终消失。这个过程促使该领域内的各个组织或农户必须不断接受和采用新的农业科技,由此获得利润。

3.农业科技创新的传播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项农业科技的率先采用者或应用地区将新产品、新技术等向外部进行传播和扩散,从而使该产品或技术逐渐推广并广泛应用。在技术传播的突破期,需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试验、评价等工作,并证明该科技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技术传播的紧要阶段是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给早期技术采用者,并给其带来了超额利润。当未使用者发现技术采用者通过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使用而带来丰厚利润的时候,便会陆续地主动接受并采用。在技术传播随大流阶段,新技术或新产品已成为被大多数所接受的成熟技术,此时已经完成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