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即风险大、投资周期长以及效益低的特点,并且在农业领域的“菜篮子工程”等情况下,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对农业进行投资越来越多。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农业发展项目。而追溯农业项目投资理论的研究历程,最早的代表作是20世纪50年代J.Piice Gittinger的《农业项目的经济分析》,该书主要从经济和财务角度重点讨论了农业项目立项前的可行性评价方法。自1992年起,我国成了世界银行最大的农业项目借款国后,农业项目投资理论也被逐渐地从国外引进。1989年王靖的《农业项目评估与分析》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我国农业项目投资与立项评价理论研究的开始,书中阐述了农业项目的经济、效益、财务及项目确定性的方法,主要研究了项目的评价与管理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理论界基本上初步构建了农业项目分析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农业科技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农业项目的决策与评价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此后农业项目评价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何长见在比较分析了农业项目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后分别指出了比较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经济效益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进入21世纪,国内外学界除了加强了对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与管理研究外,有关农业项目立项评价的文献与理论也日益增加。有代表性的如:张熠提出了一种基于运筹学方法的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对农业发展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排序,同时将该方法与基于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他还以某一水利项目为实证研究的对象,经分析认为:TOPSIS法能够为此类项目的科学立项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另一位学者宋冬梅则提出了一个针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多属性评价优化模型,文中通过将熵值优化模型运用到实际案例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项目评价中应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后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模型应体现决策的多准则性,利用编制的评价软件实现计算机操作与检验,这对于提高决策效果有明显作用。
每一项农业科技研究项目都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需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因此人们认为,农业科技活动的评价由单一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转变是一次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革命。然而,在实践中管理方为追求评价的全面性往往把指标体系又构建得过于复杂。而复杂的指标体系首先会导致指标与指标之间出现信息重叠,这会使评价中的数学运算发生系统误差;其次,指标中收录个别不重要的指标,在评价时则可能会干扰同行专家对项目的评判;此外,夹杂内涵模糊的评价指标,会给不公正评价者留下“人情”之机可循;最后,过于复杂的指标会难以操作从而失去其实用性。综上,农业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估虽然在理论与方法都有不少成果,但缺少以创新为视角的有关评价指标选择、权重设定与评价方法方面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指标方面,既要满足农业科技项目立项的一般需要,又要尽可能地选拔出具有创新前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性项目,那么,基于创新视角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