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驻外领事护侨和商务活动

研究驻外领事护侨和商务活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驻外领事的地位普遍较低,传世资料稀少,先行研究比较有限。[30]李吉奎论述了清政府在南洋等地多处设立领事馆,并颁布护侨、保商、招商的配套政策。从研究趋势上看,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将近代欧美国家领事商务报告作为历史档案资料运用于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外贸易史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研究驻外领事护侨和商务活动

该方面有关使臣的研究较多,因为使臣知名度较高,且大部分都有日记、文集传世,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深化的可能。但是,驻外领事的地位普遍较低,传世资料稀少,先行研究比较有限。例如:袁丁(1994)认为光绪初年开始对外派遣领事以保护海外华侨,是清政府护侨政策转变的显著标志;[25]袁祖仓(1997)论述了晚清设领的背景、设领的原因、领判权与领事实践及领事实践之评价。[26]马一(2011)指出海外华商侨领担任领事,在保商护侨方面发挥的作用独具特色;[27]权赫秀(2006)认为陈树棠担任驻朝鲜商务领事期间,与朝鲜签订了通航和租界章程,对保护侨民和推进中朝经贸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28]王颖丽(2007)论述了清朝驻南非第一任总领事刘玉麟在任职期间开展的一系列保护华人华工的活动,揭示晚清政府侨务在南非的实施情况以及刘玉麟为晚清侨务做出的贡献。[29]张效民(2008)讨论了晚清政府在海外华人保护方面的措施。[30]李吉奎(2012)论述了清政府在南洋等地多处设立领事馆,并颁布护侨、保商、招商的配套政策。[31]祖金玉(2012)认为晚清时期驻外公使、参赞、领事是一个较早走向世界的新型群体,他们的主要贡献并不仅仅体现在外交活动中,而是体现在为国内的变革作出了不可忽视的独特贡献。[32]苑朋欣(2012)论述了清末农业改良时期驻外使领对国内农业改革的贡献。[33]

综上所述,国内外尚缺乏对近代中国驻外领事商务报告资料的专门研究,与此相关的研究虽然成果比较丰富,但存在着几方面不足之处,即“重使臣,轻领事;重政治、轻经济;重晚清、轻民国;重南洋、轻欧美”。相比而言,已往的研究偏重于晚清时期驻外使臣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活动和贡献,针对南洋地区使领馆设置、华侨华商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而有关民国时期驻外领事在经济方面的贡献,特别是欧美、澳洲、非洲地区领事馆的设置、商贸调查和华侨华商的研究尚比较薄弱。(www.daowen.com)

从研究趋势上看,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将近代欧美国家领事商务报告作为历史档案资料运用于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外贸易史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国外学术界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把领事报告还原为“经济情报”,从“情报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驻外领事商务报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术界,角山荣教授主编的《日本领事报告的研究》(1986)论述了领事报告发展、领事馆的海外经济调查活动,并对日本海外贸易的影响作了详细论证,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34]2002年召开的日本社会经济史学会第71届年会,专门将“情报的经济史—国家·市场·企业”作为大会主题,从领事制度、情报网络、市场组织等多角度对驻外领事馆的海外经济情报活动作了探讨。因此,将领事馆情报网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