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访谈结果并探讨

分析访谈结果并探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24位受访者访谈资料和焦点小组讨论资料共得出158个区域创业环境分析单元,对这些分析单元进行内容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创业环境可以初步归为创业基础资源、政府政策、创业文化、创业网络和创业服务这5个要素类别。这部分研究接着对各要素在访谈资料中出现的频次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政策”被提及频次最高。大部分受访者都反复提到政府政策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访谈结果并探讨

本书这部分研究对特定区域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与中介组织,3类机构24位代表分别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以“苏州工业园区创业环境、政策现状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此外还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中介服务现状与展望”和“苏州独墅湖科教区产学研现状与展望”分别组织了两场相关焦点小组讨论,焦点小组讨论的具体资料详见附录2。通过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访谈资料中涉及区域创业环境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为区域创业环境概念模型的提出累积了比较充分的现实素材。针对24位受访者访谈资料和焦点小组讨论资料共得出158个区域创业环境分析单元,对这些分析单元进行内容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创业环境可以初步归为创业基础资源、政府政策、创业文化、创业网络和创业服务这5个要素类别。基于已有文献的梳理,通过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区域创业环境的多维概念构思初步得到验证。

这部分研究接着对各要素在访谈资料中出现的频次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政策”被提及频次最高。大部分受访者都反复提到政府政策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创业早期,政府政策、金融和服务方面的支持是创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政府会通过财政引导、税收优惠、产业扶持、金融扶持、人才激励等政策来引导创业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从访谈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随着创业企业发展、市场环境的日趋完善,企业并不绝对地依赖政府和指望政策,企业家会基于自己对经济发展和产业时机的判断去进行战略选择。

被提及频次居第二位的是创业资源基础。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创业资源基础直接影响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技术、资金和人才是最关键的创业资源。资源依附理论强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组织需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资源,组织的生存有赖于其获得资源的能力并且与关键资源的提供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保障了创业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企业的创建和成长(蔡莉等,2007)。大多受访者提到创业资源基础是企业在某一区域落户的重要原因。受访者A认为,创业企业在某一区域能够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创业资源所构成的硬环境,二是区域的创业政策、创业文化、产业链所构成的软环境。 

被提及频次排第三的是创业服务。创业服务在创业资源和机会的识别、获取、配置、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受访者都特别地提到了创业教育和培训,包括学校提供的创业课程教育和社会相关机构提供的创业培训。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创业者不仅可以获得创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创业自信和形成个人的创业网络。全球创业观察研究表明,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创业者可能将潜在的创业机会变成现实的创业企业,因而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被提及频次排第四的是创业网络。创业网络从理论上来看,是由创业主体在特定被提及区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是对政策、资金、研究机构、产业联盟、产业服务体系和平台等各要素进行配置的资源整合体系(傅首清,2010)。受访者B认为,区域创业网络能够增加创业主体间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整合、高效利用创业要素资源,从而实现协同创业,还有利于形成区域创业氛围。

相对于以上4个要素,创业文化被提及的频次相对较低一些。以往的研究表明,创业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创业倾向,创业文化环境不同,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期望程度也不同。例如,在短期导向价值观环境中,机会的短期回报往往被人们赋予较高权重;反之,则更注重机会的长期收益。受访者C提到,虽然已经形成了鼓励个人努力取得成功,鼓励创造和创新的精神的文化氛围,但创业失败并不能得到宽容,也不支持创业者承担相应的失败风险。因而,创业主体倾向于回避风险高回收周期长的创业机会,而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创业机会。可见,创业文化影响创业意愿、动机和选择。

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初步验证,区域创业环境是在以往创业研究和区域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系统的多维构思,包括政府政策、创业资源基础、创业服务、创业网络和创业文化5个维度。从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中可以得到,这5个维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互动匹配共同构成了区域创业环境。这与区域环境作为主效应研究范式研究结果相一致,这类研究表明区域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比单个环境要素对创业意愿、创业动机和创业绩效的影响要大得多。

被访者认为这5个要素相互作用,为创业活动提供创业资源、资源配置、信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区域内各创业主体与市场之间的各要素互动,对创业氛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创业主体创业动机、创业技能、风险承担意愿和最终的创业结果。区域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的作用集中表现在汇聚创业资源、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促成创业意愿、影响创业绩效这4个方面。

通过简单的频次分析,受访者认为区域创业环境的形成过程就是“汇聚创业资源”的过程,这与资源依赖理论不谋而合。区域环境资源为创业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影响创业主体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过程。反过来,创业的发展也能改善环境的资源条件。创业促成产业聚集、形成企业网络;创业过程中能发掘新的市场需求,并通过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形成更好的区域创业环境,推动区域创业活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不少受访者都认为,区域创业环境对创业整个过程都产生了影响,包括对创业机会、创业意愿和创业绩效的影响。Bygrave等人(1991)从机会观出发,认为创业过程是同机会识别和组织创建相关的一系列职能、活动及行为;Aldrich等人(2001)从资源观出发,指出创业过程是创业者利用知识和资源来创建新组织的过程;Vesper(1990)从要素观出发,认为创业过程是技术知识、产品或服务创意人际关系、实体资源和顾客订单这5大关键要素的集合体;Baum等人(2006)拓展了Aldrich等人对创业过程的界定,认为创业过程不仅包括企业创建过程,同时也包括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综合来看,创业过程就是创业者识别环境中的机会,获取必要的创业资源要素,利用创业机会创建企业的过程。基于系统理论分析的创业过程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之间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开放性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创业过程中各个关键要素之间互相关联,并与外界环境间动态交互作用。创业活动既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外界环境有反馈效应(叶海明等,2011),具体的创业过程系统模型如图4.1所示。

(www.daowen.com)

图4.1 基于系统理论的创业过程系统模型

资料来源:叶海明,王吟吟,张玉臣.基于系统理论的创业过程模型[J],科研管理,2011,32(11).

宏微观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了系统的输入要素,即创业者特质、市场需求和创新成果。不同的创业文化环境中,创业者的特质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有所差异的,从而影响机会识别和利用。正如上文所述,不同区域的地理人文环境带来市场需求与创新成果也有所差异,导致可供开发的机会不同。3个输入要素进入系统,形成创业机会和创业团队之后,根据所能获取到的必要创业资源,选择创业战略,从而产生产品和服务,获取创业绩效。创业结果不仅对创业者后续创业产生影响,也对外部环境具有系统反馈效应。一次创业过程完成之后,创业者会选择退出市场或者连续创业。这里的连续性创业(serial entrepreneurship)不仅包括创业者在创建的企业内部进行公司创业,还包括开始另一个新的创业过程或者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新的创业想法,从而影响了外部环境中创业资源的供给和创业氛围的形成。

本部分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达到了预期目的,初步归纳出区域创业环境5个要素,并且这5个要素构成了互动匹配的系统构思。结果还表明区域创业环境在汇聚创业资源、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促成创业意愿、影响创业绩效这4个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本部分得出的5个区域创业环境要素及其潜在结构,以及区域创业环境的作用机理需要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进行检验。

【注释】

[1]CPSED(Chines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即中国创业动态跟踪项目,是在系统研究、消化和吸收西方PSED研究项目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第一个聚焦微观层次创业过程规律的调查研究项目。参见:“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课题组和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创业活动透视报告:中国新生创业活动动态跟踪调研(CPSED)报告(2009—201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Ⅱ。

[2]李晶.组织创业气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7.

[3]Kolbe R.H.,Burnett M.S.Content Research:An Examination of Application With Directives for Improving Research Reliability and Objectivity[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1(18).

[4]袁登华.成就目标导向对创业行动效能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5(6).

[5]马斌荣.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98.

[6]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