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创立中的挑战与模型

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创立中的挑战与模型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2主范畴一:政府主导园区创立2.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表3.6主范畴“外资企业集聚发展”的典范模型园区创立之后,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招商引资。图3.3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3.主范畴三:共生集群表3.7主范畴“共生集群”的典范模型截至2012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 900多个,合同外资4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20 591个,累计内资注册资本2 868亿元。

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创立中的挑战与模型

在主轴编码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在开放式编码最终得到的40个范畴联系起来。本书将运用上文提到的经典的“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模型来完成40个范畴间的联结,发展范畴,完成主轴编码。

在主轴编码阶段笔者通过典范模型共得到4个主范畴,它们分别是政府主导园区成立、外资企业集聚发展、共生集群、协同创业

1.主范畴一:政府主导园区创立

表3.5 主范畴“政府主导园区创立”的典范模型

上述典范模型给我们呈现出“政府主导园区创立”这一主范畴与其他副范畴之间的关系,继而初步构建主、副范畴之间的假设关联。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改革开放向前发展,开发区建设也如沐春风快速成长。江苏的开发区绝大多数是在1992年前后获得批准、开始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2年、1993年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后两次到访苏州,表现出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与中国政府合作共建类似“裕廊镇开发区”的意图。之所以选择苏州城东,因为这里离上海近,水运、陆运、空运都很方便。这一区域内有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等天然湖泊,可以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良好基础。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区,同年5月实施启动,国务院同意该工业园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目标是在苏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为了确保工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中新双方都成立了财团,由双方财团按比例出资组建合资公司,负责成片开发和招商引资。新方财团占65%股权,中方财团占35%股权。这样的方式有资金和招商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内部管理风险。

通过对主范畴“政府主导园区创立”的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工业园区在创立之初就深受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而中介条件“创立背景”包括我国改革开放深化、中新关系良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等背景,对园区的创立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此阶段的核心就是创立园区,通过中新政府合作和创新合作模式使苏州工业园区创立,并确立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各副范畴与主范畴的关系如图3.2所示。

图3.2 主范畴一:政府主导园区创立

2.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

表3.6 主范畴“外资企业集聚发展”的典范模型

园区创立之后,其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招商引资。在园区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有比较科学的规划,先招外商投资项目、后招内资生产项目。对于外商而言,开发区的竞争力在于其优良的投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达到国内开发区的最高标准“九通一平”(即通电、燃气、蒸汽、自来水、雨水、污水电信、道路、有线电话、土地平整),以后又增加了宽带,达到了“十通一平”。园区没有国际机场,也没有一类海港,为了解决货物快捷通关问题,园区进行综合保税区的试点,使园区成为没有跑道的机场、没有海港的口岸。园区建成几平方千米的物流园,引进20多家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完全能够满足区域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时间和成本。

软环境包括与开发区建设相关的条件,如开发区的权限、享有的优惠政策、文化宽容度等。苏州工业园区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并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借鉴新加坡经验,实行了先进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形成了“亲商”的服务体系,同时提高公务员素质。所谓“亲商”,就是政府要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例如,在“亲商”理念指导下,园区实行了“授权式”一站式服务模式。园区还营造了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实施了超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满足了园区内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前后发生了亚洲经济危机,原来的资金输出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都收缩投资规模,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形势没有预计的那么乐观。基础设施的投入量很大,但前几年没有能够回收成本。在此背景下,中新持股比例发生了变更,中方股权从原来的35%提升到65%,中方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同时,中新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保证了四个不变:中新合作的框架不变;园区的长期发展目标不变;合资公司的性质不变;苏州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合资公司对投资商的承诺不变。这“四个不变”使投资商看到中新合作关系不变,看到中方的诚意,从而对园区发展充满信心。

由上分析可以得出,在这一阶段,现象“招商引资”是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优质的软硬环境、产业基础和政策引导,使招商过程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仍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外资企业集聚发展”这一主范畴和各副范畴之间的关系如图3.3所示。

图3.3 主范畴二:外资企业集聚发展

3.主范畴三:共生集群(www.daowen.com)

表3.7 主范畴“共生集群”的典范模型

截至2012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4 900多个,合同外资4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20 591个,累计内资注册资本2 868亿元。苏州工业园区经过上一阶段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的入驻,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资源共享的考虑,园区内相继创立了与已有企业关联的企业,共生发展。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产业,加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 2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3%,比重高于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商务贸易旅游示范区和江苏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业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与产业升级相配套的是人才结构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苏州工业园区共有从业人员69万,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25.6万人,占比37.1%,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首。园区政府的服务职能定位明晰、政绩考核导向鲜明,也吸引了关联企业的创立。此外,园区政府还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和搭建区内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继而提高园区区域黏性。

苏州工业园区这一阶段的发展核心是关联企业创立。产业布局和人才结构的升级,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吸引了创业者和投资者。制度创新、信息共享平台、资源共享提高了区域黏性,实现了区域各主体共赢和谐发展的局面。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明晰的定位,在这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范畴“共生集群”与各副范畴之间的关系如图3.4所示。

图3.4 主范畴三:共生集群

4.主范畴四:协同创业

表3.8 主范畴“协同创业”的典范模型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市3.3%的土地和7.4%的人口创造了苏州市15%的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行榜首位,2016年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位,在53项考核指标中的15项都位居全国第一,如表3.9所示。

表3.9 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综合发展水平排名情况(2016年)

数据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网站(排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独墅湖科教区自2002年开发建设以来,吸引32所高等院校和1家国家级研究所入驻,获批国家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截至2018年年底,在校生人数规模超过7.8万人,其中硕士研究以上近2万人。园区内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近500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51家、中科院等国家级研究所或分支机构10余家。这些高校的引进和研发机构的建立是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活动的重要保障。苏州工业园区在金融以及其他科技服务方面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科技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机构达966家,其中创业投资机构超过100家,全区创投基金规模超600亿元。园区的一些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成为全省典范,例如元禾控股科技金融模式就在全省推广。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6家;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建成研发机构和平台247个(其中省部级38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内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

在区域创新创业政策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政府针对科技企业发展,围绕财政引导、税收优惠、产业扶持、金融扶持、人才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出台了众多相关优惠便利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园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既有利于优化整合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又有利于营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环境,在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创业孵化器、企业、创业者等这些主体相互协作,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协同创业”主范畴与其他副范畴的关联如图3.5所示。

图3.5 主范畴四:协同创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