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回顾创业效能感研究

回顾创业效能感研究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与个体互动效验有关的信息称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其二,创业效能感较任务效能相对宽泛。创业者可以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获得、完善和提升创业效能感。因而有理由认为它们测量到的是同一种特质,即创业者自我效能感。

回顾创业效能感研究

创业效能感是创业领域学者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的成果之一,是自我效能感概念在创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属于创业认知的范畴。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产生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理论体系

1.创业效能感内涵的界定

自我效能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是个人调动控制事件必需的动机、认知资源、行动路径的能力(Wood和Bandura,1989)。从理论上讲,自我效能是指个体组织和执行某个目标活动所达到的水平或从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但在实践上,这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而不是一个确定值。所以,在个体的行为等机能活动产生影响的,不是这种能力本身,而是主体对它的感受,即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Bandura,1993)。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及其结果,向个体显现出大量不同性质的信息。其中,与个体互动效验有关的信息称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自我效能感在诸多情境中都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它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影响人们对完成任务所要付出的努力;影响人们在面临挑战时的坚韧性,也使人们对眼前的任务感到焦虑或自信。可以说,自我效能感是主体自我系统的核心动力因素之一。因为自我效能判断的界定和测量独立于行动表现,它们为预测行为的出现、概括性和持续性提供了基础。在拥有相应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换言之,自我效能感可以是行为的预测变量

效能理论适用于创业领域研究的原因在于:其一,特定的任务框架。自我效能理论帮助解决了早期创业特征研究缺乏具体性的问题(Brockhaus和Horwitz,1986;Gartner,1990)。其二,创业效能感较任务效能相对宽泛。因此,相对稳定但非不可变的。创业者可以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获得、完善和提升创业效能感。其三,效能感与行为、行为意愿密切相关(Boyd和Vozikis,1994),它可以被用于预测与研究创业行为选择、坚持和有效性。其四,效能感与行为的关系在风险与不确定性挑战性环境中能得到最佳的表现,而这是创业行为典型环境(Chen等,1998)。

创业自我效能感(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简称ESE)是基于自我效能感体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核心是指创业者对其通过自身行为影响环境获得创业成功的信心和信念(Luthans和Ibrayeva,2006)。Scherer等人(1989)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一个人能够成功扮演和完成创业者角色任务的信念的强度。Boyd和Vozikis(1994)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决定创业意向和创业强度及其导致创业行为可能性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Krugger和Brazeal(1994)将创业自我效能感锚定在他们的创业潜能理论模型中,并且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是潜在创业者的关键先决条件之一。创业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其成功承担创业角色,实施创业任务信心的强度,它包括5个因素:营销、创新、管理、冒险和金融控制(Chen等,1998)。创业倾向、意愿和绩效研究中越来越强调自我效能的作用(Boyd和Vozikis,1994;Gartner,1989;Scherer等,1989)。

2.创业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

在以往对创业效能感的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支持创业效能感的单维测量。王才康等(2001)在对Schwarzer等1981年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简称GSES)检验时发现,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都在0.60以上,探索性因素分的有关结果也证明GSES只包含一个主要因素。袁登华(2005)在研究成就目标导向对创业行动效能的影响时,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只抽取到一个因子,10个条目(item)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8,它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9.98%。因而有理由认为它们测量到的是同一种特质,即创业者自我效能感。Luthans和Ibrayeva(2006)在研究转型经济背景下创业者个人特征和环境特征、创业效能感对绩效的影响时,对Shere等人(1982)的自我效能感单维量表进行了检验,得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0.88,支持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单维观点。Wilson等人(2007)基于深度访谈研究开发了6个问项的单维创业效能感量表,这6个所感知的效能分别是获得别人赞同、定义核心目标、领导和激发他人为共同目标努力、开发核心人力资源、理财与金融控制、解决问题。钟卫东等(2007)在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外部环境支持与初创科技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主要依据Lucas与Cooper开发的量表,并参照陆昌勤等人构建管理者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思路对具体的问项进行了修改。在反映创业自我效能感的11个问项中,虽然有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但第一主因子解释了变异量的47.58%,第二主因子的特征值解释的变异量仅为9.53%。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单维结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模型的各参数均较好,这说明单维测量模型是基本合适的,并且创业自我效能感所有因子负荷均大于0.5,说明这11个问项主要测量的是同一个概念。

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对创业效能感进行维度划分,考虑到创业过程的多面性,对ESE的测量也应包括多层面问项(Chen等,1998;DeNoble等,1999)。Chandler和Jensen(1992)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创业效能,但研究显示更多成功的公司创始人都认为自己具备识别商业机会、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和具备适当的知识和技能。Chen等人(1998)在对以往Long(1983)三大重大创业和创业能力议题(不确定性、相应管理能力和创新机会)以及Miner(1990、1993)定义的内在于创业任务系统的5种角色指令(自我实现、回避风险、结果反馈、个人创新和未来计划)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在对5位当地创业者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ESE分为市场营销、创新、管理、风险和金融控制5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α值达到0.89,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也达到0.65以上。Drnovesk和Glas(2002)在斯洛文尼亚和捷克转型经济的背景下进行了与之类似的研究,验证了Chen等人(1998)提出的ESE框架。Forbes(2005)测量个人对其实施与新创企业管理相关任务能力的信念,检验创业者的ESE水平是否受到企业战略决策方式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此框架。De Noble等人(1999)基于Q-sort程序和创业者的分类,选择了6个理论测量维度。其6个核心维度为:①冒险和不确定性管理技能;②创新和产品开发技能;③人际关系与网络管理技能;④机会识别;⑤获得和配置关键资源;⑥发展和维持创新环境。该研究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6个因子共解释了变异量的61.9%,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这一测量模型各检验参数都较为理想。创业效能感中营销效能、风险容忍、管理效能、创新效能、金融效能对于创业行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些因素中,营销效能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龚志周,2005)。(www.daowen.com)

3.创业效能感相关实证研究

按照Bandura的三方互惠理论,效能感存在于与个人行为和环境的互动的关系中,也就是说效能感影响其他两个因素并受其他两个因素的影响。创业效能感受行为绩效和环境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行为绩效,它潜在地对创业者如何运用其创业才能产生影响,一些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本书将其中一些实证研究列举出来,具体见表2.7。由表2.7可以看出,将创业效能感作为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大多数学者都将其作为中介变量置于整体研究框架中。

表2.7 创业效能感相关实证研究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