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思想文化的变革:探讨思路与方法

促进思想文化的变革:探讨思路与方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政府的对外开放对明中央政府和东南沿海一带人民思想观念、文化思想和风俗习惯转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开放贸易政策使老百姓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1.从重农轻商到去农就商。开海贸易使中国沿海商人和老百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人们开始讲究穿戴,注重改善生活质量。广东人杀人越货、掠抢女子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促进思想文化的变革:探讨思路与方法

明政府的对外开放对明中央政府和东南沿海一带人民思想观念、文化思想和风俗习惯转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颇能代表明朝中后期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迹象是政府对外接待机构——四夷馆中的译员不断增加。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的明代著名理学家吕维棋统计[9]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明政府录用田东作等五十七名译员,万历三十二年(1604)和三十五年(1607)两次录用马尚元、王子龙等一百五十七名译员,天启六年(1626)录用韩永祯等九十四名译员,崇祯元年(1628)录用马士秀等六十八名译员。由于四夷馆外事人员不断增多,狭小的办公处所无法容纳,译员不得不由每天上班改为三六九日轮班制。据史料记载,嘉靖皇帝在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出巡承天府时,还在身边带了四名翻译。

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开放贸易政策使老百姓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

1.从重农轻商到去农就商。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因素,但至16、17世纪中叶,中国沿海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经济力量强大,外国商船游弋中国沿海,直接冲击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沿海老百姓耳濡目染,开始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从原来的重农、业农、靠农转向重商、业商、靠商。明代学者何良俊对正德前后(注:16世纪前后)从事农商的人口进行了对比,他说:“余谓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因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官府亦驱之就农,不加烦扰。故家家丰足,人乐于为农。自四五十年来……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乎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10]去农从商人数的增多,直接导致了田土荒芜,工业城镇的粮食供应发生困难,连鱼米之仓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也不得不靠从湖广运输米粮,当时苏州之所以能成为米粮市镇集散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形成的。

2.衣着华美,生活奢侈。开海贸易使中国沿海商人和老百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人们开始讲究穿戴,注重改善生活质量。松江一带在嘉靖时期御倭前的情况是:“吾松向来人心朴茂,不尚虚浮,白首耆民,不窥城府。绮窗士女,罕见绣襦,城隅半是农田,衢侧联翩茅屋,士始着冠,常人戴帽,莫敢逾越……”但至万历十六年前后,“五十年来,沧桑一变,酿成薄恶之俗。日尚浮靡,耻闻俭素,遍体罗衣,妻无掩肘之布,终朝卖笑”[11]。隆庆时代的泉州人“非色丝盛服不出”。至万历时代,“牛医马佣之卑贱,炫然摇曳于都市”。福建同安县人则是“服食华美,奴隶之辈与缙绅等”[12]。在广东省的广州市,人竞奢侈,胜于他地,史载曰:“穗城人富而俗侈,设席宴客,日费二三十金,常有荡子以千金买一顽童者,虽稀有之事,其奢淫亦可既见矣……近者中贵广畜虎狼,四出噬人,独会城被害尤酷要,是天厌之耳。”[13]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记载说,他小时候(注:明成化、弘治年间)的苏州、松江人请客一般是五碗菜肴与五样水果,只有婚礼或贵客临门时才增添虾蟹蚬蛤之类的菜,如此隆重的招待,一年至多一两次。到了嘉靖年间,普通的宴会动不动就是上十个菜,而且水生、陆生的菜都有,有时更是寻找远方奇珍异味,来求得比别人更好一些。还说,有一个做官的请客,共杀了三十只鹅。还有一个当过地方官的人,家里比较富有,请人吃饭的菜肴品种共计一百多样,鸽子斑鸠之类都有。(www.daowen.com)

明人绘明宣宗斗鹌鹑图局部

3.婚丧嫁娶,竞尚侈靡。根据《浙江杭州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浙江杭州人结婚时十分讲究:“昏(注:同“婚”)礼,士大夫家,以门第相尚,谋诸媒氏,通柬问名,佐以簪珥、彩币,谓之传红。彼此持帖往还,又谓之拜望。次行纳采,咸尚丰美。又次纳征,复以羊、酒、果、饵相馈,谓之加笄。婚期,尚行迎亲古礼,间用彩轿,华灯鼓吹前导,迎至中堂,婿妇行交拜礼,合卺后,盛服出拜翁姑,次及尊长。至闾巷佃民,多从简约。”[14]这种婚侈的风气使人们互相攀比,即使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也要弄得排场。根据《福建通志》记载,当时福建中部一带商人办红白事时,“一切服食嫁娶丧葬诸事,虽竞尚靡侈,而亦非真为家拥厚赀者”[15]

4.社会风气日坏。史载,万历时期的松江情况是“家无担石余储,嗜赌不愧鬻身,好讼而忘灭姓,宣淫少妇誓为出世尼姑,荡业游民甘入打行凶类,贪夫黩货,异道惑人,牙妇靓妆,乱移闺范,贵贱无别,长幼无伦,风日下趋,莫之能挽”[16]。广东人杀人越货、掠抢女子的事,更是屡见不鲜。王临亨说:“百粤之民,喜于为盗,见利如膻(注:音shān,指肉类食物),杀人如饴,其天性也。余阅狱牒中,有仅以数环而谋杀人者,有以斗粟而行劫者,至于掳人勒赎,尤是常事。或禁之船中,或圄之地窖,或幽之密室,意其能识认者,则蒙其首而去,公然揭示于通衢而索之金钱。饱其意,则人可生还;稍不满意,多有财命俱丧者。或掳人家女子,则群盗聚而奸之,而赎不满意,竞售之他乡去矣。又有劫人尸棺而勒索者,其事尤可怪。”[17]社会风气的日坏变化是开放的一个副产品,客观地对待它,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公私生活提高相较,其所占地位并不太重要。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