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均是通过国家的法令或政策指引、规制和支持本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力度空前,大多采用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等方式进行。这种整合国家资源,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做法就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为此,我国应当予以借鉴,通过整合国内相关资源,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实施的核心是政策、技术和市场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出台了扶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各项政策,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给予高投入,都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掌握核心技术,都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销售和服务市场。目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在技术和市场方面较为薄弱。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共同作用,而技术又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虽然较多,扶持的力度也较大,但政策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导入期,这一期间仍然应当以政策扶持与引导为主,同时积极培育市场。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成长期,初步形成产业化之际,则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无论哪个阶段,技术始终是应当受到重视的。政策、技术和市场应当协调发展,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科学发展。
3.通过确立燃油经济指标及碳排放目标的方法促进企业自觉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
2012年8月28日,美国交通部和环保署共同出台了2017—2025年燃油经济性法规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该法规要求,在未来13年里,美国汽车企业生产的汽车平均燃油消耗量达到4.3L/100km(54.5mpg),与美国现行标准相比,新车平均燃效标准提高近一倍。日本则提出,到2030年,将交通运输领域石油依赖度降低到80%。欧盟则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低到至少低于1990年的20%,将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风力、水力、太阳能)的比例提高到20%。这些目标提出后都分解到了企业上,特别是汽车企业有着各自的节能降耗和碳排放的指标和计划,各企业为完成这些指标不得不抓紧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唯如此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这种将未来若干年应达到的指标分解到企业,给企业压力,使企业自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4.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牵制,具体体现如下:(1)地方保护主义是的新能源汽车难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2)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有些地方有财政补贴,有些地方没有财政补贴,人为造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不公平竞争和难以普及,以至于出现了在十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要到武汉上牌照,否则无法享受补贴;(3)地方政府多注重对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给予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相对忽略了技术研发和私人购买的支持,没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方政府,则更加没有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扶持,也没有建立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方案和行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上采取统一的扶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可以依据各地不同情况有着不同的鼓励支持措施。
5.科学确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
虽然美国、欧盟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但是在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乙醇等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上也高度重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确定不是唯一的,在有所侧重的同时鼓励多种类、多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此外,新能源汽车越来越与电池技术、无线充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技术、3D打印技术相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6.适时限制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
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言,仅从鼓励和扶持的角度促进其发展是不够的,还应当通过适当适时限制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而增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如挪威提出在2025年起禁止销售燃油车。德国提出,到2030年有可能将禁止出售传统内燃机汽车,达到新车零排放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倒逼企业未雨绸缪,早日转型,也使消费者有心理准备,尽早接受新能源汽车。
【注释】
[1]朱劲松.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8):77-80.(www.daowen.com)
[2]抄佩佩,高金燕,杨洋,胡钦高,钟志华.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8):69-75.
[3]王小峰,于志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导报,2016(17):13-18.
[4]王东升,王进丁.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及政策体系[J].汽车工程师,2015(11):13-37.
[5]张政,赵飞.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4):531-535.
[6]张钟允,李春利.日本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与未来发展路径选择[J].现代日本经济,2015(5):71-86.
[7]朱三彬.力帆汽车新能源发展战略转型之路[J].企业战略,2016(17):5-6.
[8]田胜.宝马汽车的新能源发展战略[J].中国汽车界,2011(1):72-75.
[9]陈晓勇,王谦.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14.
[10]于音.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38-39.
[11]孙俊秀,陈洁,殷正远.美日欧新能源汽车政策辨析及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12,34(2):63-66.
[12]马力.昨天步履蹒跚,明日路在何方[J].汽车科技,2013(5):56-59.
[13]张天舒.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可再生能源,2014(2):246-2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