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建议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两个规划中,应当科学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措施、技术路线、保障措施等。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但在性能、质量和成本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需求。尽快取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其理由同第点。河北省的规定实质上扩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畴,值得效法。

建议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针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情况,特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尽快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规划

虽然,我国已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但这一规划一不适应当前的变化,且有必要单独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当前较为重要的是出台两个规划:一是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这一规划与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统一;二是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十年规划(截至2025年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相衔接。在这两个规划中,应当科学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措施、技术路线、保障措施等。这其中可以借鉴《技术路线图2015版》的有关内容。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产业化,实现其发展目标,主要受制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在政策上扶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武汉为例,其计划按电网建设用地,给予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用地优惠和保障,将来城市新建小区和公用大型停车场,均须按20%比例配置充电设施,对社会投资的交(直)流充电桩,按比例最高补贴可达300万元。因此,就中央财政而言,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是不够的,应该出台专门的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目标、具体措施和补贴办法等。(2)做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工作。由于充电接口和基础设施不兼容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较大麻烦,关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需求愈加迫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在硬件层面上要确保充电接口的物理电器的互联互通;第二,要确保充电交易结算的互联互通;第三,要让充电服务信息实现互联互通[30]。(3)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及农村发展规划。唯有将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划中,渗透到小区建设规划、道路建设规划、城市和乡村发展整体规划中,才可能落到实处,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整体推进。

3.着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是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2015年,我国动力蓄电池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三位,在产品安全、寿命和能量密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性能、质量和成本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需求。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应当尽快开展锂离子电池升级工程,加大研发,提高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和系统能量密度;(2)应当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投入,建设世界一流的测试中心,加强对动力电池的测试工作;(3)应当从能耗上下工夫,提高每度电的行驶里程,至少应当实现10千米的目标,这就需要继续降低风阻,实现轻量化,进行能效管理。

4.运用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

当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采取了退坡机制;二是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同时并举;三是主要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公共领域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对公务购买新能源汽车通常不予补贴;四是试点地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没有纳入试点地区的购买新能源汽车则不予补贴。笔者认为,以上的一些措施还是值得商榷的:(1)退坡机制的实施有操之过急之嫌,应当在严格限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和种类的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维持一段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尚不具备实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条件,政府的补贴政策应当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2)由于地方财政补贴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这就导致有的地方给予补贴,有的地方不给补贴,这显然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推广极为不利。某种意义而言,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笔者建议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是国家财政的补贴,应当加大国家财政的补贴力度,取消地方财政的补贴,以减少地方财政的负担。(3)尽快取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其理由同第(2)点。(4)加大补贴的范围,将其扩充到任何购买者,不仅限于私人购买和公共领域的购买。最近,河北省发布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该措施指出:将机关公务用车、机要通信车、执法执勤巡逻车、环卫车、邮政车、校车、城乡公交车、城市物流派送车、出租车等九类新能源汽车纳入公共服务领域范畴,在推广期内省级财政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比例对购车用户予以补贴。河北省的规定实质上扩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畴,值得效法。

5.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费政策

笔者认为,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税收扶政策应当进行系统化考虑:(1)在现有税种体系内,对以新能源汽车为这跟你睡对象的税种实施减免税;(2)对传统能源汽车开证环保税或排放税;(3)重点是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含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以达到减轻新能源汽车企业税收负担的目的;(4)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与费用减免同步进行,着重实施对新能源汽车免停车费、过路费,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牌等规定。

6.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和储备的力度

归纳起来,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下几种途径:(1)高校培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管理、服务和营销人才。当前,不少高校都在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尚添加了新能源汽车方向,为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储备;(2)汽车企业自己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其主要途径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对传统能源汽车人才进行改造,在实践中培养人才;(3)一些中介培训机构培养新能源汽车人才。笔者认为,对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当是企业与学校实施产学研融合,联合培养效果最佳。实施联合培养既可以发挥学校已有的体系优势和智力优势,又可以结合企业的具体要求和提升实践能力。

【注释】

[1]邓立治,刘建峰.美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77-82.

[2]胡神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分析与建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10):758-762.

[3]肖俊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4]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困境摆脱[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18-25.

[5]编者.现状、困境、前景——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与预测[J].电源世界,2014(1):1-3.

[6]王昌文.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展必须解决七大问题[J].汽车工程师,2010(5):24-26.

[7]孙焕玉,邬启斌.政府、政策在产业发展中如何定位[N].中国汽车报,2016-02-01(9).

[8]宋紫峰.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5(5):54-56.

[9]参见http://evshijie.baijia.baidu.com/article/497720.(www.daowen.com)

[10]李大鹏.EV、PHEV路线之辩何时休[N].中国汽车报,2014-11-24.

[11]包佳建,李怀彬.浅析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化实施过程中的挑战[J].轻型汽车技术,2013(7/8):47-50.

[12]吴辉.特斯拉效应:能否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困境[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7):50-52.

[13]朱绍鹏,吴建中,朱琛琦.民营汽车企业如何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于众泰控股集团的实例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9):79-81.

[14]张婧,郭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J].汽车工业研究,2014(9):29-32.

[15]郭庆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商业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4(7):45-47.

[16]许爱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困境及破解之策[J].理论界,2015(7):28-33.

[17]王愔,杨文宇,王艳.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5(8):24-28.

[18]陆清.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财税制度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3):53-56.

[19]王愔,杨文宇,王艳.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5(8):24-28.

[20]陈羿,孔德扬.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1):71-81.

[21]邓立治,刘建峰.美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77-82.

[22]Fabian Kley,Christian Lerch,David Dillinger.New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ic cars-A holistic approach[J].Energy Policy,39(2011):3392-3403.

[23]王宇宁,兰晓婕,冷静,等.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5(8):21-23.

[24]也有学者认为财税指标中的税收鼓励政属于环境型政策,参见:汪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评价[J].经营与管理,2013(11):57-61.

[25]事实上,量化之指标未必就是强制性的,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中确立的量化指标即使没有完成也没有相应的责任承担或惩罚措施,姑且将这些量化指标认可为强制指标。

[26]出自国际新能源网:盘点已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跨界合作的26家企业,网址: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261390.shtml。

[27]肖俊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28]虽然,这在国际上已不是创新的融资手段,然而在我国使用的却较少。

[29]从专利视角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盛世危局,参加新能源汽车网,http://nev.ofweek.com/2015—10/ART-71008-8420-29013991.html。

[30]郭晨.动力电池、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如何破题[N].中国汽车报,2016-0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