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后:构建项目元网络

优化后:构建项目元网络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4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组织、任务和工作项相互关系项目环境是独立于跨组织项目网络、组织和个体的客观存在,是跨组织项目网络系统中个体和组织交互行为的基准,个体与组织的任何行动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项目环境。项目环境由一个m维知识向量表示,每一维被初始随机赋值为1或-1,概率均为0.5。

优化后:构建项目元网络

根据元网络理论,元网络指包括多种组织要素的多模和多层社会网络,如人、专业、资源和任务等多元要素,以及工作关系、资源分配、任务分配等异质关系,是对多个同质或异质网络之间关系的反映和体现。组织的本质是智能的主体及相互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而网络关系存在于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四种关键的实体——主体、知识、任务和组织构成了网络集,即交互网络、知识网络和信息网络,这种实体及关系就构成了元网络。

基于元网络理论,本模型把项目看作是个体、组织和任务三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网络的集合。项目由n个组织(O1,O2,…,On)、N名个体(x1,x2,…,xN)以及k个任务(X1,X2,…,Xk)构成。组织和个体关系网络对应个体与组织的隶属关系,任务和个体的关系网络对应个体任务分配关系,任务与组织的关系对应组织任务分配关系。本模型假定每名个体只属于一个特定组织,每名个体和每个组织可以承担多个任务,承担相同任务的组织间形成组织间任务合作关系。参考Jin和Levitt(1996)等研究对项目任务的设定,本模型假定每个任务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work item),作为个体承担工作的最小单位,每个工作项对应一名个体。个体和工作项的关系网络对应个体工作项分派关系。因此,整个跨组织项目系统可以看作是个体、组织、任务和工作项相互关系构成的元网络(图4.4)。

(www.daowen.com)

图4.4 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组织、任务和工作项相互关系

项目环境是独立于跨组织项目网络、组织和个体的客观存在,是跨组织项目网络系统中个体和组织交互行为的基准,个体与组织的任何行动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项目环境。因此项目环境可以看作组织环境在跨组织项目网络中的拓展。项目环境由一个m维知识向量表示,每一维被初始随机赋值为1或-1,概率均为0.5。项目环境向量反映了项目的整体复杂性,m值越大表明项目复杂性越大。对于一个特定的跨组织项目,项目环境一旦被赋值后则在后续仿真过程中不再发生改变。

跨组织项目网络中的个体、组织、任务和工作项的知识都用m维的知识向量来表示。参照March(1991)模型设定,个体与组织的知识向量表示他们对项目环境的反应,每一维赋值1、0、-1,以区分拥有正确知识、无知识和错误知识。根据任务和工作项的关系,任务的知识向量是所有相关工作项知识向量的集合。本模型假定工作项的知识向量两两不相同,知识向量相同的工作项合并为一个工作项。任务和工作项的知识向量与项目环境的知识编码一致。在跨组织项目网络中,个体和组织行动是项目目标导向的,学习的目标是为了使个体和组织更好地适应任务知识要求,不同个体对项目环境的适应性要求具有差异性。因此本模型把个体(组织)的知识向量与所承担的工作项(任务)的知识向量匹配程度表示个体(组织)对项目环境的适应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