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汽车产品应该朝着节能、网络化、智能化以及轻量化4个方向发展。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正艾,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向建设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明了工业与互联网相互充分结合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制高点,而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等紧密相连的汽车全面智能化则被认为是汽车技术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改变生活模式、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的革命性技术之一,极有可能改变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重塑全新的产业生态,在此期间也必将带来汽车产业现有格局的重大改变。
通常将智能驾驶产品分成四级(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化、具有多项功能的智能化、高度自动驾驶、全智能化无人驾驶),自主品牌企业目前还处于零级到一级阶段,合资品牌企业做得比较强是福特,已经到了二级,甚至已经在研究三级,到第四级就是纯粹的智能驾驶。当然,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目前受限于当前法规等方面的原因,不能马上成为一个产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牵扯到汽车驾驶方式、运行方式以及法律相关等问题,目前法律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问题还无法做出回应,这是全球性的挑战。无论怎样,智能化代表了前瞻性技术,智能交通、无人驾驶、车联网和主动安全之间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车联网应该从主动安全,区域性的、局部的驾驶功能入手,通过车联网的互联互通达到更高境界,这是技术方面的一脉相承。
从技术角度看,信息化和智能化主要还面临软件系统,包括安全性的一些挑战,现在无人倒车、无人出库等技术无法量产,主要是因为还有一些安全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下一步还需要在智能仪表、智能主动安全的系统上将取得突破,比如交通标识识别。现在我们的车辆限速警告只是机械的,很多人边打电话边开车时最容易超速,如果设置提醒驾驶员已超速的锁,可以提高安全性。如果有主动交通标识,系统即可在任何时候只要识别到交通标识,马上就可以智能调整不同的限速警告,诸如此类的技术应用可使大家驾驶更安全、更舒适,更人性的智能化,是下一步要重点发展的方向。在自动泊车方面,涉及传感器、雷达系统、360度扫描等关键技术,但雷达系统的传感器目前价格不菲,与当前应用的量比较小有关系,推广不快就贵。另外,还有整个控制策略的问题。虽然我们的车已经有了较好的自动驾驶能力,但还只是在以汽车为主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这与在有大量行人的城市道路上行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形。很多在实验室测试通过的功能还不能完全保证在马路上安全行驶,这需要到了一定程度才有把握。(www.daowen.com)
实现智能化同样要有详细的顶层设计,首先要跟随世界一流企业的方向;第二是找世界一流供应商的成熟产品来用;第三是软硬件分离,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软件集成技术最终达成目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信息化与智能化也有了一些探索和规划,长安将目标分为四个阶段,在2015年达到二级、2020年达到三级、2025年达到四级;北汽、广汽的研究院也在智能仪表、自动泊车、雷达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了相关团队展开研究。我们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全智能化驾驶技术一定会出现。
政府则应该顺势而为,因为基于车联网的智能化对于节能减排、对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有重大意义。根据世界车联网大会的统计,如果使用车联网,在道路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交通流可以增大2.8倍,长安汽车的实践则证明用了车联网技术可以节油17%,说明车联网技术对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可以形成比较优势,对节能减排也有重大作用。车联网与轻量化不一样,轻量化是先实践再逐步形成标准,而车联网则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标准先行,现在正在制定50多项标准,而且已达成政府、车企、IT行业、运营商等方方面面的高度共识。车联网刚刚开始走的是以标准引领的行动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