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借助阿克洛夫(Akerlof)的旧车市场模型来说明这一问题。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在一个市场上有高质量的和低质量的两种旧车出卖,如果买卖双方都知道哪一辆车是高质量的,哪一辆是低质量的,即他们对于旧车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就会出现两个分离的市场。分别如图13-1的Ⅰ图和Ⅱ图所示,高质量旧车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DS和SS,低质量旧车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DF和SF。旧车市场形成了两个均衡价格。例如,每个市场的成交量都是500辆,高质量的旧车将以8000元的价格成交,低质量的旧车将以4000元的价格成交。这样,旧车市场既不存在过剩的供给,也不存在过剩的需求。
但是,实际上买卖双方关于旧车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旧车的卖方对车的质量比买方要知道得多,比如,车主可以隐瞒实际的行驶里程。如果买方无法分辨旧车的质量,只知道在待出售的旧车中有一半是高质量的,另一半是低质量的,买到高质量车和低质量车的概率各为0.5,这样买者就会把所有的车都看作是“中等”质量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买方在整个旧车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高质量旧车和低质量旧车的供给曲线分别是S0和S1,买方将只愿意支付车的预期价值6000(=0.5×8000+0.5×4000)元,买者在旧车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变成了D'。如图13-2所示,结果将有较少的高质量车(250辆)和较多低质量的车(750辆)出售。
图13-1 信息对称时的旧车市场
当消费者明白市场上大多数(约3/4)出售的车都是低质量的车时,他们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发生转移,如图13-2中的Ⅱ图所示,新的需求曲线可能移动到虚线D"。这意味着平均来说,轿车是中低质量的。结果会导致高质量的旧车的供给进一步减少,从而使消费者需求又会发生进一步变动,虚线继续往下移动。这一结果持续下去,直到低质量旧车全部卖完。这时由于价格过低,任何高质量的旧车都不会进入市场出售。可见,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有低劣品存在的市场,逆向选择造成了劣品驱逐良品的后果。
我们再来看一下人才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分析。一般而言,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级别不同的企业会招聘到能力不同的人才,优秀的企业容易招聘到能力高的人才;同样,能力不同的人才会落户到不同级别的企业,高能力人才容易受聘到优秀企业。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最终会导致逆向选择。(www.daowen.com)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只能通过人才递交的简历表和对人才进行笔试、面试来获取对方的相关信息,但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长期打算却不甚了解,而且已获取信息又面临着虚假成分的威胁。相对而言,人才对自己的学历、业务水平、偏好、信用等信息却十分清楚,而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其职位亦认识深刻。企业并不知道应聘人才的真实能力,只知道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及其分布。在这种情况下,招聘企业只能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能力来确定聘用的人才和给予其待遇。假定人才有两种类型:Q=4000(高能力)和Q=1000(低能力),企业遇到两类人才的概率为1/2。如果信息是对称的,企业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雇佣到相应的人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就只能按照平均能力2500出资,并希望能雇到高能力人才。但在此工资下,高能力人才将退出应聘过程,招聘市场上只留下能力程度较低的人才。这样人才的平均能力就会下降,理性的招聘企业知道这一情况以后,便会降低给予应聘人才的待遇。结果造成更多的较高能力的应聘人才退出招聘市场,如此循环下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低能力人才对高能力人才的驱逐。这便是人才应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的结果,低能力人才获胜。
图13-2 信息不对称时旧车市场上需求曲线的变动
这种劣品驱逐良品的逆向选择现象还存在于保险、金融以及就业市场等地方,最典型的是人寿保险市场。保险的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每一个希望购买医疗保险的人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保险公司并不了解每个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只知道他们的平均健康状况,保险公司只能根据每个人的平均健康状况或者说平均患病率收取保险费。在保险公司按照平均健康状况收取保险费的情况下,谁会购买保险?当然是那些身体不太健康的人。对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保费又太高;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将提高保险费,按照这些不太健康人的平均健康状况收取保险费。保险费上涨后,只有那些患病率较高的人仍然愿意购买保险,这将导致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保险费,这又赶走了一批较健康的人,最终只有那些患有严重疾病或绝症的人才购买保险,而他们正是保险公司所最不想要的顾客。这是保险公司对买主进行逆向选择,其结果是:提高价格来进行逆向选择将赶走健康状况好的顾客。因此,如果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当信息多的一方进行自我选择往往会损害信息少的一方时,信息少的一方就会进行逆向选择。
随着个人购买家庭轿车的数量逐渐增多,汽车保险业务近年增长得很快。可是由于车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车交通事故比原来增加很多。这些购买了汽车保险的人由于有了保险,开起车来跟开坦克似的,横冲直撞,反正汽车坏了由保险公司负责修理。更有人经常酒后开车,把握不住;还有的是开车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结果就是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不够赔付汽车修理公司的汽车修理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提高保费的额度,否则会一直亏损下去。保险公司最后的决议是提高保险费,但这一决策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这是他们的决策者们所始料不及的。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告诉我们,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常常是最具有风险的人,而收取较高保险价格会阻止具有较低风险的人购买保险。你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得高,我的出险率低,你进一步提高保险价格,我干脆不买保险了。这种逆向选择效应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尽管保险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顾客中有些肯定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风险,但它不能确切知道谁是风险低的人。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知道个人之间肯定存在差别,应该努力把他们划分为较好的和较差的风险类别,并征收不同的保险费。但是它做不到,因为它不知道哪些人是高风险的,哪些人是低风险的。凡是那些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险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出事故,所以常常渴望购买保险,以便出险之后由保险公司为他们付费。而出险概率较低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会把他们首先拒之门外。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保险价格导致那些事故倾向较小的人退出了保险市场,而高风险顾客比例的上升直接影响的是保险赔付的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