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数学公式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数学公式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前两瓶果汁的消费中该消费者得到了效用剩余。由于边际效用的递减,消费者剩余正是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超过他所要支付的那一部分。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数学公式

1.边际效用递减与需求定律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来推导需求定律。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说,如果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会越高;反之,如果某商品边际效用小,则消费者会支付较低价格来购买它。由于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多,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减,所以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因此,消费者买进和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价格呈反向变动,即需求定理。这一推理过程说明,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着密切联系的。

2.消费者剩余

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这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逐步下降的。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实际的市场价格支付的。因此,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于是,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的市场价格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便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的基础。消费者剩余可以描述为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例如,消费者愿意为自己消费的第一瓶果汁付出15元,愿意为第二瓶果汁付出10元,愿意为第三瓶付出5元,于是该消费者愿意为消费3瓶果汁共付出30元。但是当消费者消费3瓶果汁时,他所付出的是最后一瓶果汁的价格,即按照5元/瓶的价格共支出15元。也就是说,在前两瓶果汁的消费中该消费者得到了效用剩余。如图3-3所示,D为某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0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对应于这一价格水平,消费者将购买Q0单位商品。该消费者愿意为Q0的商品提供的支出为OQ0EA,而他实际的支出为OQ0EP0,二者的差额即OQ0EAOQ0EP0=AP0E就是消费者剩余,即图中有竖纹阴影的部分。由于边际效用的递减,消费者剩余正是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超过他所要支付的那一部分。(www.daowen.com)

通常,当一种商品或劳务,特别是公用事业服务的价格上涨或下降时,消费者就感到受到了损失或得到了好处,这里所说的受损或受益,就是指消费者剩余的减少或增加。仍以图3-3为例,假如商品价格由P0下降为P1,消费者剩余就由原来的AP0E增加为APlE1,消费者剩余增加了P0P1E1E,即图中有斜纹阴影的部分。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为:Pd =f(Q),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

式(3-9)中,CS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的英文简写,式子右边第一项即积分项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总金额,第二项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金额。

图3-3 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剩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