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正街:中国商业的旗帜与标杆

汉正街:中国商业的旗帜与标杆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有“天下第一街”之称的汉正街,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旗帜与标杆。1979年10月,汉正街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同年10月,国家工商局在汉正街召开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提出“允许批量销售、长途贩运及价格随行就市”的政策。汉正街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体经营的阵地和策源地,引领全国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

汉正街:中国商业的旗帜与标杆

时间进入20世纪下半叶,有“天下第一街”之称的汉正街,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旗帜与标杆。

汉正街孕育老汉口商业文明,500年沧桑,商脉始终流传。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汉正街商业一度停顿,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改革开放政策迅速对汉正街产生影响。汉正街在从农村开始的改革春风尚未吹遍全国的时候,凭着辛亥革命以来形成的敢为天下先的武汉精神,依据自身的历史地理以及经济方面的优势,在商业上首先打开缺口,成为商业改革的排头尖兵。1979年10月,汉正街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硚口工商局为103户汉正街小商贩办理个体工商执照,放手其发展,率先在流通领域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汉正街由此享誉全国,成为中国经济开放、搞活的窗口和风向标、试验田。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汉正街发展达到最高潮,个体经营户超过2万名,年成交额突破500亿元,不仅辐射全国,还参与缅甸、泰国、俄罗斯的边贸交易,成为全国十大小商品市场之首,赢得“天下第一街”的美名。

在这一过程中催生了万元户与极具代表性的个体户,尤其是以讲信用著称的“盲侠大亨”郑举选和具有传奇色彩的王仁昌、王仁忠兄弟,他们敢闯敢干的精神成为汉正街的精神财富。汉正街个体户的奋斗轨迹和汉正街的成功经验往往被文艺工作者作为素材创作出一系列文艺作品,如《汉正街》电视剧系列、小说《曲线人生》、电影《万箭穿心》、小品《扁担》等艺术精品。

从汉正街创立、发展、繁荣和升级四个阶段总结汉正街历程和经验,可以得出汉正街在顺应世界潮流与人民需求的大势上顺势而为,规范市场参与者使之保持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和保持政府与市场主体职责分明三点经验。

在升级阶段,汉正街将按照“痛下决心、依法整治、整体搬迁、全面改造、转型升级、限时完成”的方针整体搬迁至黄陂汉口北。原来的汉正街商业区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现代化转型,最终将被打造成融高端商业、金融产业、现代商务及文化旅游产业于一体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

一、改革开放春风下的“天下第一街”

“改革开放”提出还不到一年时间,武汉人民已经准备好了在商业上进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个体工商户商业发展模式的尝试。汉正街也抓住了机遇,得风气之先,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街,自1979年重开以来,汉正街的小商品市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时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以及作家的笔端,作为20世纪80年代标杆性的商业事件,甚至被作为改革开放的风向标登上历史舞台。

(一)1979年汉正街市场重新开放

◎ 老汉正街街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实践,不仅成为全国改革的经验,而且还生产出了大量的用于城乡交易的商品粮与土特产武汉市政府因势利导,统筹城乡发展,抓住了武汉发展的新机遇。“1979年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逐步放开,农副土特产品不断流入城市,武汉市对此积极疏导,在全国大城市中较早地开放了各类集市贸易。为了加强市场管理,市政府从1980年到1983年还颁发了集贸、物价以及食品卫生等地方性规章,引导集市贸易发展。”[1]

“1979年9月,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按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决定在全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武汉市政府批准汉正街重新恢复个体经营,工商行政部门开始对个体户登记发证,政府大力鼓励工商业者到汉正街经营,以做大做强汉正街品牌,“以减免税收、管理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个体经营者到汉正街老三镇市场摆摊设点,经营城乡民众急需的日用百货、小商品,搞活流通”。到当年年底,便有个体工商业户103户成为第一批闯市场的探索者。

改革之初,物价还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商品票只能通过国营渠道使用,个体户只能零售,私人批发那是“投机倒把”。起初汉正街的个体户像做地下工作一样关起门来进行少量批发业务。1982年硚口区工商局以“批量销售”的名义允许个体户搞批发,允许买卖双方自由议价,在很短的时间内,沉寂多年的汉正街便客货如潮。汉正街的活力与繁荣的密码再次被解开。“1989年起,汉正街市场销售额突破7亿元,1990年起,国家、个体共同筹资数千万元,兴建与改建数处交易大楼,使汉正街的交通环境大为改观。”[2]迅速形成了名扬天下的汉正街日用小商品市场,商品品种从初期的数百种增至6万余种,至2008年市场内销售额达到240亿元。

(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和“试验田”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对汉正街现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汉正街是一个以个体商贩为主,以批量销售为主,以经营国家计划外小商品为主的市场。这个市场有个体商贩200多户,经营110多个品类、两三千个规格花色的日用小商品。它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企业生产者和武汉周围农村消费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的小商品流通渠道。”在汉正街,“价值规律对流通起着调节作用”,“允许价格浮动,搞活了市场,加快了资金周转,改变了小商品供应短缺的局面”,“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从此武汉汉正街被誉为“天下第一街”,成为全国私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改革开放风向标,成为湖北省和武汉市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窗口。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国内各省区市的大小商行及海外人士都到汉正街参观、考察、购物。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中国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

同年10月,国家工商局在汉正街召开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提出“允许批量销售、长途贩运及价格随行就市”的政策。汉正街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体经营的阵地和策源地,引领全国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汉正街的商品市场改革和它所策动的流通体制改革犹如星星之火于全国迅速燎原,“全国市场发展风起云涌,沈阳五爱、浙江义乌等市场接连兴起,市场经济的大潮迅猛涌进中华大地”[3]

二、“买全国、卖全国”

汉正街的小商品市场经营模式下,在武汉本土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个体商品经营户以及万元户,也成了各省客商致富的乐土。随着汉正街的名气远播,天门、汉川、仙桃等省内各地的弄潮者闻声而来,扎根于此。随着汉正街的升级换代,浙江、广东、安徽、山西等外省精明的商人抱团在此发展,汉正街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小商品批发集散中心。

(一)万元户与个体户

在20世纪80年代,称呼一个富人的标准词是“万元户”,能拥有万元的资金,在当时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但汉正街一条街的个体户即产生了200多户万元户,成了各省市人们羡慕的致富的榜样。

1.万元户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汉正街个体户迅速增加。1983年达到1000余户,销售渠道广布全国26个省市,在千余个体户中出现了令当时人们艳羡的266户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大批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客商的到来以及汉川、黄陂农民大批进入汉正街经商,使汉正街成了经商致富的温床。坊间有民谣:万元户不是富,十万元才起步。在全国都在艳羡万元户的发家致富之时,汉正街的万元户已经形成集群效应,而且形成了你争我抢创造财富的势头,还将万元户的标准提高到了十万元,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 汉正复兴。

2.汉正街个体户代表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模式是武汉人民特别是汉正街个体户们创造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投机倒把”后两次入狱的盲人郑举选,他是汉正街第一批108户个体工商户中的残障人士。郑举选1979年底申领营业执照,以15元人民币做资本,摆起小摊。因讲究“行商如修行”,加之善于经营,又仗义疏财,对上门求助之人以礼相待,致顾客络绎不绝,成为经营典范。

在汉正街最初的闯市场者中还有王仁昌、王仁忠两兄弟,他们是汉正街的传奇。1978年他们用借来的260元钱做本钱,开始经营百货摊。由于头脑灵活,胆大敢闯,到1990年即成为汉正街仅有的腰缠万贯的巨商之一。除经营外,王仁昌还进行文学创作,其1989年创作的《风流巨贾》被拍成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1990年,王仁忠与王仁昌分道扬镳,开始各自独立闯市场。在从事装潢业时,王仁忠解决了木地板起拱的技术难题,获得第六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优秀产品奖。王仁昌以王仁忠的创业史为原型,写下20集电视剧剧本《曲线人生》。这些经商致富的经历不仅成了文艺作品的鲜活题材,还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二)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汉正街市场已经成为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商贸区,经营品种由小百货发展到服装、副食、家电、鞋类、塑料、文化用品等10个专业大类,10万多品种,辐射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600多个县市,有国内外2 000多个品种的华中和湖北地区总代理,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2001年市场销售额达181亿元,居全国十大批发市场前列,被国家工商局授予国家级“文明市场”。

三、“天下第一街”及其经验

汉正街因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商品市场模式领风气之先而成为全国第一个亦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并被作家誉为“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一)电视媒体与作家笔下的天下第一街

在一大批敢闯敢干的个体工商户开拓下,汉正街名闻天下。而且在电视媒体以及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汉正街几乎成了一个文艺系列的代名词。

从1989年到1995年,《汉正街》(8集)、《还是汉正街》(8集)、《汉正街人》(13集)三部电视连续剧相继问世,皆是由著名导演钱五一导演,并都是获得过中宣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大奖的优秀电视剧。尤其是《汉正街》,1990年公映后,不仅在国内央视和各省、市电视台播出,而且国外的芝加哥旧金山等地电视台也进行了转播,引起极大轰动。该剧是由王仁昌创作的《风流巨贾》改编而成的,艺术地表现了当初第一批汉正街个体工商户的创业轨迹。其余两部剧分别讲述的是个体工商业户发家后办教育的感人事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汉正街商战导致的人际关系及人生走向的变化。此外,王仁昌以从汉正街走出去的王仁忠的两次成功创业为原型,写出了《曲线人生》这部优秀电视剧剧本。

在文学作品中,从清代即有描写汉正街的民俗风物及早期状况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范锴的笔记散文《汉口丛谈》和叶调元的诗词韵文《汉口竹枝词》。第一部以汉正街市场为对象的小说《过街罗裙》开启了改革开放后汉正街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繁荣,其后王仁昌创作的《风流巨贾》,被推荐为“全市个体工商业者必读书”。1984年到1997年评书艺术家何祚欢的《养命的儿子》《失踪的儿子》《舍命的儿子》小说三部曲陆续出版,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改编成评书由央视播出并由武汉出版社出版。2001年10月著名作家刘富道的《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出版,它用历史的眼光透视了500年汉正街的发展历程,用文学的笔法讲述汉正街的前世今生,该书在全国发行,影响广泛而深远。此外,还有一些优秀作家将关于汉正街题材的作品发表在报纸或期刊上,也有一些从汉正街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如王振武和董宏猷、董宏量兄弟二人。

其他以汉正街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小品《扁担》、湖北大鼓《汉正街风情》等,而在汉正街中成长壮大的文艺形式与作品,如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摄影与电影作品等则更是数不胜数了。[4]可以说,汉正街的历史,是与其相关的一系列文艺作品走向艺术成熟的历史,也是一系列文艺作品伴随着汉正街的影响力与辐射力走向全国的历史。

(二)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历程及经验

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领风气之先,开拓出小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堪称现象级事件而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中“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酝酿、产生、发展、深化过程中,最具标本意义”[5],今天因为种种原因汉正街落后于浙江义乌等小商品市场,汉正街在3—5年内将整体搬迁至汉口北,过去汉正街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然而汉正街30年来的历程及其形成的经验仍然值得探索和研究。

◎ 繁荣的汉正街市场。

◎ 1990年汉正街市场的“扁担”。

总结汉正街的经验,需对汉正街改革开放后整体的发展做一小结。汉正街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第一阶段的创立(1979—1982年)、第二阶段的发展(1983—1991年)、第三阶段的繁荣(1992—1999年)和第四阶段的升级阶段(2000年至今),在这一过程中,汉正街由“中国个体经济的‘试水者’和市场建设的样板”到“小商品自由流动的集散地和流通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再到“市场功能的‘放大器’和现代商贸业的‘弄潮人’”,再到今天“商贸旅游区建设的探索者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开拓者[6]从这四个起承转合的阶段中可以总结出几点可供参考的经验。

首先,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上,顺应世界潮流与人民需求的大势而顺势而为。“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只有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方可有机会繁荣昌盛。在历史发展中,世界潮流往往与人民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商品经济运行中,市场发展规律是基础性的,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在流通中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流通、销售都以市场需求为衡量标准。在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外的地下市场交易活动暗流涌动,而日用小商品则为主导。改革开放后武汉市政府和汉正街的第一批勇士们敢为人先,正是顺应了人民的基本需要与世界商品经济的潮流,才创造了汉正街的非凡成就。

其次,经营上,市场参与者保持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在具体的经营上,市场参与者的公平竞争状态是使市场始终具有活力的保证,没有竞争则没有前进的坐标,也没有进步的动力,只有竞争才能把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在商品的质量、产地、价格、技术、工艺等方面你争我抢,实现商品的升级换代。正是竞争上的这种开放性,汉正街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前来比拼,造就了热闹繁华的汉正街。除了竞争之外,诚信则是经营之本,当年郑举选的诚信经营在汉正街可谓出了名,郑举选的成功正是汉正街诚信经营的成功。所以,在经营上守住了竞争与诚信两个关口,发展才能走在健康的道路上,不至于走偏甚至失去方向。

最后,管理上,政府与市场主体要职责分明。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者,作为市场主体的则是个体工商户。改革开放之初,武汉市政府在制定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性的市场规则和税收政策上都给汉正街以最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汉正街的个体工商户参与到市场后亦受到有效的监督,提高了市场运作的效率。这种配合,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分工合作,政府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插手。市场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呈现并提高了市场经营的积极性。

(三)汉正街的未来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汉正街绚丽登上历史舞台,见证了中国个体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与壮大。领风气之先,汉正街一度风光无限。在这块仅1.6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曾聚集了1.9万户商家和10万名市场从业人员,以及22个客货运输站,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在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中名列前茅。

随着中国经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汉正街在业内却日渐落伍。业态落后、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火灾频发等现状,与其所处的中心区位格格不入,安全隐患和管理隐忧日益明显。继2005年、2009年、2010年先后发生火灾事故后,2011年1月17日,汉正街再度发生火灾,14人在事故中丧生。

2011年,武汉市做出重大决策,提出汉正街搬迁改造的“24字方针”,即“痛下决心、依法整治、整体搬迁、全面改造、转型升级、限时完成”。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始整体搬迁至黄陂汉口北。

武汉市以汉正街地区为核心,规划建设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的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充分开发汉江两岸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高端商业、金融产业、现代商务及文化旅游产业。

新的规划保留并重塑了24条历史街巷,打通南北向垂江通道,包括汉正街,药帮巷、长堤街、新安街、保寿巷、淮盐巷等明清古街巷,重点保护历史遗迹集聚区,再现历史建筑群风貌,恢复市井文化氛围,同时引入非物质文化展示体验和高端商务休闲。这条从500年商业烟云中穿越而来,开创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代言商业与时代精神,几经盛衰浮沉的古老街道,正迎来涅槃重生。

〔本章扩展阅读1〕

“盲侠”的经商与处世[7](www.daowen.com)

——汉正街郑举选创业故事

在汉阳郊区的一幢小院,“盲侠”(也叫“麻瞎”)郑举选安度着晚年的生活,日子过得闲适淡泊。然而,他当年在汉正街叱咤风云的传奇经历,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由乡入城 举步维艰

郑举选1940年6月出生。6岁那年,乡里天花流行,他的5个兄弟姐妹先后被死神掠走。他虽从死亡线上活过来,保住了一条性命,但双目致残,视力极为微弱,仅辨天光,脸上也留下了麻子。

后来,郑举选随家搬到了汉正街。岁月如流,转眼就到1958年,郑举选18岁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凭仅有的一点视力到商店去工作,商店负责人派他外出推销。郑举选二话没说,刻苦钻研推销业务,摸清市场的需求,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商店交给的推销任务,还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推销门道。在商店的红旗竞赛中,数他插的红旗最多。

1959年,郑举选结婚了,由于家中困难,无力购置房产,结婚的房子还是找亲戚租借的。为摆脱困境,郑举选开始在旌德小巷摆摊,经营小百货。由于他善于经营,生意日见红火,手头也逐渐有了一点积累。

经商创业 几起几落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人们争相收集毛主席像章、五角星。他便找厂家及客户购销,一下子成了汉正街销售毛主席像章的批发点,规模越做越大。不久,因派性斗争激烈,此生意不能再做。这时他又发现,这么大的武汉市生产用于家具的铰链(活页)的厂家不多,于是他托人从长沙进货,虽然赔了钱,但缓解了武汉市家具行业对铰链的急需。

“文化大革命”中期,“上面”要求把小摊贩赶到乡下去,因郑举选视力微弱,到乡下无法生活,才被特批留在城里。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郑举选改行卖起了冰棒,后听说乡下顶针、气球、针头线脑这些小玩意儿短缺,他又有了新主意:组建一支盲人小商贩队。每天晚上,郑家门庭若市,三三两两的盲人身背货囊,一手搭肩、一手拄竿来到郑家,送来当地手艺人制作的小商品,带走当地人急需的百货。以汉正街为市场,以郑举选为纽带,盲人小商贩队活跃在荆楚大地上。当人们谈起这段往事,都把这支盲人小商贩队伍称作“看不见的战线”。

1977年底,在一场“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治风浪中,郑举选被卷进了牢房。18个月的铁窗生活使他饱受了人间的苦难,他双眼中最后的一点光明也被夺走了,从此彻底跌入了黑暗的深渊。郑举选的为人正直和讲义气,让他的一群盲人朋友非常感动。他回到汉正街后,尽管全盲,却看到了希望之光,因为改革开放政策给了他信心和力量。1979年年底,他向硚口区工商局正式申领了个体营业执照,用仅有的15元钱做资本,在汉正街又摆起了小摊。那些患难朋友都来看望他,给他带来了信息,带来了货源,带来了火红的生意。郑举选的小摊很快又成了汉正街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来他家谈生意的人络绎不绝,他成了“盲侠大亨”,成为汉正街上的风云人物。

为人处世 经商之本

今天的郑举选并不愿意回忆以前被媒体多次报道的风云往事,而是讲了讲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认为这是经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郑举选说:“先做人,后做事。”“行商如修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是行商还是做官,都要首先学会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做任何事都要以做好人为前提。德行好的人,生意就做得好。仅举一例:1982年绍兴的个体户张大勇向郑举选售出了200捆纱巾,每捆进价35元。但是第二天全国性化纤产品降价,老郑只能以每捆28元的价格售出,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损1400元。但老郑毫无怨言。张大勇见到这个情况很内疚,表示一定要为他把这笔损失补回来。从此,小张总是把从浙江带来的紧俏货,优先卖给郑举选。“家有千万,神鬼一半。”一个人经商成功发了财,有了积蓄和家产,但不要过于吝啬。郑举选仗义疏财,常遇到上门求助的人。每到这时,郑举选总是以礼相待,认为别人既有困难,就不能一毛不拔,这也应是做生意中难免的开支。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要看得太重。

“父子虽亲,银钱各别。”郑举选有三个儿子,他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自闯生路,不要依赖父亲,即使不能有大的作为,也要安分守己走正道。因此,他从不轻易给钱儿子,也从不伸手向儿子要钱。有什么事也是“亲兄弟明算账”。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也愿意一个人独居(其妻已于1989年4月因高血压病去世),不想麻烦儿孙。

另外,郑举选还有不少新的“增广贤文”,如“涨要涨到别人后头,跌要跌到别人前头”。这是他多年的生意经,值得他人借鉴。“只将有时视无时,莫待无时思有时”,告诉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寻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闲谈”,多注意跟人交流,从闲谈中了解信息,获取知识。

最后,郑举选说了一句“这个会,那个会,就是怕开追悼会”。意思是说人要看透生命的本质,既要奋斗,也要适可而止。往往开会时信心很足,要大干一场,但在追悼会上想想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也就心灰意冷了。这也许是迟暮英雄郑举选现在的心境吧。

〔本章扩展阅读2〕

王氏兄弟沉浮录[8]

——汉正街王仁昌、王仁忠兄弟创业故事

九省通衢的武汉,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商业批发街——汉正街。500多年来,这条古老的街道不知造就了多少富商巨贾。而20世纪80年代后,又有一对王氏亲兄弟,用他们的商海沉浮继续演绎着汉正街的传奇……

王氏兄弟:联袂称雄汉正街

王家共有兄弟姐妹四人,王仁昌排行老大,弟弟王仁忠是老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头脑聪明的王仁昌立即抓住机遇,用借来的260元钱,在汉正街开始了商海生涯。

此时,汉正街商贸日渐兴旺,王仁昌的百货摊一人忙不过来,弟弟王仁忠便来帮忙。缺少资本,王氏兄弟就赊销武汉制伞厂的老式雨伞,每把可赚0.2元,一月可周转两三次。不久,附近10家商贩见雨伞好销,便以相同方式卖伞了,而且批零兼营,竞争日益激烈。王氏兄弟便另寻门路,他俩发现一种广州产的新式折叠伞销路更好,决定抢在别人前面经营,但手里的钱远远不够,又无法赊销。此时,两兄弟因信誉良好,向武汉伞厂赊销的伞已改为一月一结账,可把赊货赚来的钱拿去进广州货,卖完货再还武汉伞厂的钱。有一次,为了尽快在月初将赊货变成现金,两兄弟一咬牙,决定将每把伞比进价亏一角钱的价格批发。“王仁昌的伞3.6元从广州购回的货,异常俏销,8元进价卖9.5元,每天销500把伞,而且每周可周转4~6次,卖广州货比卖武汉货每月可多赚10倍。

一贫如洗的王家到1981年年底已有了7万元的存款。

1985年,武汉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准备将仓库里积压的价值370万元的手套、袜子、内衣、内裤等一次性5折出售。很多人知道这信息,可谁有本钱和胆量一次吃进180多万元的货?王氏两兄弟策划、设计了一个使“自己的风险最小化,所获的利润最大化”的方案。

两兄弟找到武汉粮食局百货经营部,提出两家联手吃下这一单生意。实施步骤是:兄弟俩以1万元现金交给粮食局做抵押金,粮食局作保并开具一张为期一月185万元的远期支票给针棉织品批发公司,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出货。王氏兄弟负责一月内将货销完并付清支票款,利润二人分成,粮食局二,王氏兄弟八。如果王氏兄弟一月内不能销完货,将按支票额的20%向粮食局赔款。双方一拍即合。

王氏兄弟将这批货按质量好坏和不同样式,按一定比例搭配成3万元至5万元一份,卖给了汉正街各批发商,一时间人人争抢提货。其间,两兄弟又动脑筋:将市场细分,按各批发商不同的经营风格进行货物配搭。比如老年人经营求稳求慢,周期较长,两兄弟就将质差价低的“死货”销给他们;而性格急周转快的年轻商贩,就发给俏销的货,以加快周转速度。就这样,仅20天,针棉织品批发公司积压多年的内衣、内裤就被两兄弟销售一空!最后,两人以1万元的本钱净赚60万元。

到1990年,王仁昌已成为汉正街上仅有的几个腰缠百万的巨商之一,并被推举为汉正街个协常务理事。其间,王仁昌拿起了笔,写起了小说。1989年,《风流巨贾》问世。1990年,小说被武汉电视台改编拍摄成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此时的王仁昌春风得意,无比风光。

就在这一年,两兄弟因家庭不睦,分道扬镳。王仁忠原本只是哥哥的帮手,手里没资本,无法再做生意。这时,他又从武汉国棉二厂下岗,生活没了着落。

王仁忠:从一贫如洗到再就业明星

王仁忠为了生活,什么活都干,当过搬运工,干过推销员,顶班开车床,帮人开“的士”,还搞过房屋装潢。

一次,王仁忠为一户人家安装木地板。完工后不久,女主人找到了他,说她家的地板起了拱,夜里男人起来上厕所,被绊倒在地,差点给摔死。王仁忠只好一边赔着笑脸返修,一边解释,木材“潮胀干缩”变形起拱在所难免,连号称地板王国的德国也无可奈何。王仁忠向顾客解释地板变形的原因后,自己倒疑惑起来:难道这个问题就无法克服吗?他立下誓言:地板起拱变形问题得不到解决,决不再干室内装潢!

王仁忠开始整天泡图书馆,跑书店,自学有关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没钱买书,他就趴在书店里整本整本地抄。3年里,他的读书笔记和设计图纸累计起来,就有20多公斤重,做好了曲线地板专利发明的理论准备。

王仁忠在进行曲线地板和制造机械的研制过程中,吃了不少苦。1995年12月7日,世界首创的机械制造的单面呈S形、拼拢后成一组正弦曲线的榫接式木地板诞生了。王仁忠为此还欠下30余万元。根据正态分布和力的分解原理,这种曲线形木地板的变形内应力互相抑制或抵消,从根本上解决了直线木地板变形起拱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多项发明专利。专家鉴定认为,曲线地板是直线地板的换代产品,可挑战有世界地板王之称的德国产品。随后,曲线木地板及其制造机械先后荣获第6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第7届、第8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特别金奖;1997年武汉国际室内装饰展览会金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优秀产品奖。

1998年,王仁忠成立了武汉连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置了1 000余名下岗职工。公司在北京、广州、天津、福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总经销或分公司,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客商纷至沓来,要求联营。公司资产迅速达到5 000万元。同年,王仁忠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五大再就业明星,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

王仁昌:从百万富翁到打工仔

10年时间,弟弟从一个下岗工人一飞冲天,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哥哥的命运却发生了逆转,从百万富翁变成了打工仔。

90年代初,哥哥的生意如日中天,已有120余万元的资产。1989年,电视连续剧《汉正街》播出后,记者纷纷前来采访,电视报纸上频频亮相,使王仁昌名声大震,成为湖北省作协会员和汉正街个协常务理事。在一片叫好声中,哥哥陶醉了,每天忙碌的不再是写作,更不是生意,而是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文学女青年,或躺在床头倚在灯下欣赏来自全国各地信件中的溢美之词。后来,他和妻子分了手,与云南一女子同居。这时的哥哥,创业之初那种锐气不见了,生意场上的精明劲也渐渐淡去……

当时,武汉新建列车始发站,王仁昌认定在火车站周边配套建设批发市场将是最大的发财机会。然而,市场建好了,火车站因资金欠缺不能投入使用。王仁昌的事业遭受了第一次重大打击。

此时已进入1994年。3年间,王仁昌作为筹委会主任,全身心投入市场建设,服装生意早已荒疏,而服装款式和市场潮流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内衣一改过去颜色单调、样式单一的传统,变得新颖别致,花样百出。可王仁昌仍固执地认定贴身穿的衣服哪会有什么款式变化——贸然吃进一批价值60万元的老式内衣,却只卖出10万元的内衣。短短一个秋季,王仁昌损失了50万元,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此时,王仁昌仍雄心勃勃,准备用手中最后的30万元资金东山再起,不料合伙人却趁他外出之机,将货悄悄低价卖掉,然后卷款潜逃。至此,王仁昌百万财富烟消云散。昔日汉正街风云人物彻底失败,只得靠几个门面的租金和卖文度日。哥哥日渐潦倒,只得给弟弟打工,月薪1000元。

历经坎坷,50多岁的王仁昌面对这场大起大落,心里倒异常冷静了。他说,父亲的遗言,我做了一半,“穷不倒志”,后一半“富莫癫狂”,被我抛弃了。他要如同当年260元起家时那样,选择一条新的路线,重新从生命的谷底奋起。他在工作之余,再次提笔以弟弟的创业史为原型,写出了20集电视剧《曲线人生》。

这里面,王仁昌倾注了两兄弟所有的悲欢离合和人生感悟……

【注释】

[1]皮明庥主编:《简明武汉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411页。

[2]刘名俭,周霄编著:《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湖北》第2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3]郑佳微:《30年汉正街,30年大武汉》,共青团湖北省委编《如歌青春》,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4]陈佑湘编:《汉正街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202页。

[5]吴双墩:《汉正街市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典型意义》,《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1期。

[6]吴双墩:《汉正街市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典型意义》,《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1期。

[7]刘洁主编:《梦想·创业·成功:硚口区100个创业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8]刘洁主编:《梦想·创业·成功:硚口区100个创业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