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银行信贷依然是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然而大部分企业获得银行信贷也是很困难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品,难以满足银行信贷对抵押品的要求。同时,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善于抓住瞬时机会,故其对资金的需求也灵活,而银行信贷审批手续繁杂,审批的时间较长,这也是企业融资约束的一方面。在普遍面临融资约束情况下,部分企业会转向民间金融获得资金,然而民间金融的融资成本一般比银行信贷高,这会增加企业的经营压力,降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制约企业出口。当企业从民间金融融资存在困难,且内源融资也不足以满足企业经营对资金的需求时,企业便会陷入流动性危机,这会制约企业规模扩大、研发投入和出口扩张,当危机严重时企业甚至会破产,退出市场。基于本书的结论,本书认为以下措施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第一,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以及引进外资银行,增加银行业的竞争,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本书发现金融发展明显增加了企业的出口量,提高了出口目的地广度、出口产品广度和出口深度,对企业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尽管金融发展并没有提高企业的出口渗透率和出口产品质量,但并非金融发展本身有负面影响,而是企业在方便得到资金后选择了不同的用途所致。尽管我国银行业经过十多年的渐进改革,其竞争和资金配置效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银行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础且国有银行占据了信贷资源大部分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时依然会受行政力量的干涉,优先考虑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并且通过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以及引进外资银行迫使国有银行在竞争中加速改革,从而使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从偏向国有企业转向偏向效率,使非国有企业在银行信贷中得到更公平的对待。(www.daowen.com)
第二,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在规模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产品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我国出口企业大多停留在低价格、低质量阶段,通过增加出口产品数量实现出口增加,产品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这种低价低质为出口而出口的模式难以为继。首先应在政策上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例如在出口退税上对高质量产品实行更优惠的退税待遇,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在国内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不同地区的市场分割,消除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待遇,打破各种垄断,完善市场法规,形成公平、有效、统一的国内市场,使有效率的企业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成长壮大,发挥自己的优势,制造出在国内有竞争力的产品,再向海外市场延伸,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