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右商帮:中华工商业巨头

江右商帮:中华工商业巨头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右商帮最早兴于北宋时期,当时江西地区人口已达446万,位居全国首位。江西明代的移民运动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扩张,使江右商帮在以后的几百年称雄中华工商业。(一)江右商帮渗透闽粤江右商帮利用地理之便,同样活跃于福建、两广地区。福建、广东本地也有商帮,不过他们的贸易重点是在海上,而省内的山区地带,基本上都是江右商人活动其间。广东的主要城市广州、佛山,江右商贾亦“人数殷繁”。

江右商帮:中华工商业巨头

江右商帮最早兴于北宋时期,当时江西地区人口已达446万,位居全国首位。历元至明,江西人口一直保持地窄人稠的局面,故民多弃农经商。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人杰地灵,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从江西出去闯的商人,为了能在当地生存,他们必须团结,共同抵御外部的侵害。“客商之携货远行者,咸以同乡或同业之关系,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里所说的“客帮”,是指明清时期地域性商人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在江右商帮中,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垄断性行业;二是同一行业的同乡或同族小团体;三是因同乡或同业关系结伴而成的个体商贩的临时性结合体。

江右商帮以其人数之众、操业之广、实力和渗透力之强称雄中华工商业,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1 500多座江西会馆和万寿宫遍布全国。

江西明代的移民运动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扩张,使江右商帮在以后的几百年称雄中华工商业。江右商帮的兴起,推动全国和江西经济的繁荣,贸易的繁荣造就了江右商帮的辉煌:“瓷都”景德镇名扬万里;樟树无药,却成为“药都”,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九江雄踞长江之滨成为当时极具影响的商埠,在当时江苏一带,市传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后来九江商业繁荣,引起外国列强垂涎。

江右商帮称雄于明清两朝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此地水运发达,交通便利;商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物产丰富,技艺精湛;科举盛行,官宦支撑;讲究“贾德”,注重诚信

(一)江右商帮渗透闽粤

江右商帮利用地理之便,同样活跃于福建、两广地区。福建、广东本地也有商帮,不过他们的贸易重点是在海上,而省内的山区地带,基本上都是江右商人活动其间。明代学者王世懋发现,福建建阳、邵武、长汀等地的居民口音与江西口音相似,一经询问,原来与大量江西商人的活动及入籍有关。

广东的主要城市广州、佛山,江右商贾亦“人数殷繁”。广东潮州、惠州等地棉纺业所需棉花,有一半左右靠江右商人从饶州、南昌等地运来。吉安布商有在广州、佛山等地设立“粤庄”。(www.daowen.com)

稍远一点的广西桂林、柳州、浔州、太平、镇安等地,来自江西的盐商、茶商、木材商、药材商也活动频繁。尤其是梧州,地处左、右江会合要津,百货往来,帆樯林立,其繁荣程度在清前期几乎与汉口、湘潭比肩,江右商人在这里所开设的商号林立。

(二)江右商帮纵横长三角

江右商人经赣江、过九江东下,或经玉山抵浙江,频繁往来于江浙皖,将江西出产的稻米、大豆瓷器夏布、纸张、木材、烟叶、桐油、茶油、靛青等贩卖过去,再将那里的食盐和丝、棉织品销往江西。江西商人活跃于金华、杭州宁波绍兴衢州湖州、严州、台州等地,较富裕的商人从事盐业经营。

(三)雄踞京城

元代江右行商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幽燕关陕、八闽两广、荆楚川蜀。江西的著名墨工南昌朱万初、清江潘云谷携墨售于京师。贵溪倪文宝、鄱阳童某也以制毛笔为业,所制之笔也都远销至京城。到了明代,“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浙(江)、(南)直次之,闽粤又次之”。在京江右商以瓷器商、茶商、纸商、布商、书商、药材商为多。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华古建筑的设计建造者为江西雷氏家族。各地在北京的会馆大概有41所,其中江西有14所,居各省之首。这些会馆,有相当数量为商人所建或士、商合资共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