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商以和为贵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关系

儒商以和为贵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关系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商把“和谐”这个因素引入商业竞争中,以营造健康和谐的竞争环境。儒商追求竞争各方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合作协议,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儒商还异常关注企业内部人际和谐,用“以和为贵”的思想塑造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相互协作,提高内部向心力。倡导经营中的和谐相处,是儒商精神在企业家精神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管理理念。只有将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处理妥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儒商以和为贵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关系

竞争是商业活动的天然属性,离开竞争谈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企业参与竞争,利用竞争来促进和推动商业经营的良性开展,这是商场生存法则,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竞争却有着不同的理念。

西方商人侧重于竞争的对抗性,相信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对于商业竞争对手不含丝毫同情,想尽办法摧毁对方,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征服、消灭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所以西方商业竞争异常惨烈,充满火药味。东方儒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儒商则与此不同,儒商虽也不可避免参与竞争和利用竞争,但儒商在竞争理念和竞争方式上和西方商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儒商把“和谐”这个因素引入商业竞争中,以营造健康和谐的竞争环境。儒商在商业竞争中更倾向于找到彼此利益共同点,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共赢,摒弃两虎相争的竞争模式。施忠连在《传统中国商人的精神弘扬》一书中指出:“中国商人、海外华商常常更喜欢采取联营、合作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企业。如无必要,并不一定要把对手置于死地。如印尼金融家李文正就是如此。他不喜欢采用美国式的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方式,也很少打入别人已经取得成功的商业领域中去,驱赶创业者。”

儒商合作共赢的竞争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争而不失和。在商业经营中有竞争也有合作。不崇尚恶性竞争,追求在竞争中获利;不倾向于单方面压倒优势,强调一定的相互制衡。传统儒商的一条重要理念是“有钱大家赚”,一支独大,排挤同行的经商手法历来不受推崇,甚至唾弃。儒商追求竞争各方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合作协议,达到和谐共赢的目的。二是以和助争。同行之间相互合作,协调一致,一致对外,共同参与国际竞争。如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他联手上海商人庞二,控制上海丝价与外商竞争,迫使外商按高价购买中国丝苗,维护了中国丝布价格,保护了广大乡农和商户的利益,堪称以和促争的典范。

儒商以和促争的经营方式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是以追求利润为前提的,商人经营的目的是自身利益的实现,因此不可能不争。竞争也可以促使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www.daowen.com)

儒商互利共赢式商业经营策略限制了过度竞争,减弱了竞争的危害性,促进了商业合作,这对于商业健康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用合作共赢的竞争精神指导商业经营,能够把不同商业主体有机结合、整合资源,组成实力雄厚的企业联盟,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保障民族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荀子王制》中指出:“和则一,一则力多,力多则强,强则胜物。”儒商联合同行,组成实力强大的商业同盟参与更强、更大的国际竞争,这是儒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法宝。

儒商注重公平和公正的善意竞争,顾及双方的共同利益,力求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而不会将对手置之于死地。儒商追求利益但不贪图利益,能够在公平的前提下获利,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儒商还异常关注企业内部人际和谐,用“以和为贵”的思想塑造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相互协作,提高内部向心力。倡导经营中的和谐相处,是儒商精神在企业家精神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管理理念。只有将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处理妥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